其他觀眾也表現各異,有的如曾樂心一樣,想到了那種真實情況,有的則看的云里霧里,這種就純粹只能看看特效了。
出了放映廳,馬上有人走到售票窗口,“再給我來一張《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位置靠邊一些也沒關系!要3D的,當然要3D的!”
電影的最后一段讓人思考,讓電影不只是簡簡單單的視覺大片,里面似乎藏著很多隱喻,于是有觀眾想要再仔仔細細看一遍,看自己是否有遺漏的地方。
這樣的觀眾不在少數,當發現3D場次已經沒座位了,這些人連2D都能忍,反正這次主要是為了看故事,之前那次有點小看這個故事了。
等刷完第二遍,第三遍,這些人就開始買剛剛發售的電影同名了。
至于封寒和曾樂心,則手牽手到外面逛街玩耍。
算起來生孩子前后,曾樂心已經有兩個多月沒有像現在這么自由自在了。
不過剛剛電影里的劇情還在她腦中縈繞,吃冰激凌的時候她沒能忍住,問了老公,“男主角講的第二個故事是真的嗎?”
電影解讀這種事真的不好說,真假虛實在電影拍出來之后就已經不是創作者說了算的了,并不是封寒說哪個故事是真的,哪個就一定是真的。
為了讓曾樂心想開一些,封寒說了第三種可能。
“會不會,第一個故事和第二個故事都是假的,事實就是,為了在大海中生存,他吃了所有人……”
這話一出,曾樂心的心更涼了,她拍打著丈夫,“哎呀,你跟我說這個干嘛,你壞!”
封寒摟著樂心,“關鍵還是要看你信哪個,最后男主人公也這么問了作家,作家說他信有老虎的那個,所以,只要我們相信真善美的那個版本,它就是正確的版本。”
與此同時,關于《少年派》的影評也開始在坊間流傳。
關于這部電影最核心的兩點就是視效和隱喻。
前者自然是怎么吹都不為過,這是歷史上第一部3D長片,帶給觀眾的視覺享受遠超以前的任何一部大片,那種身臨其境的視聽享受讓所有國內觀眾沉迷,3D票更加難買了。
而關于“隱喻”,有的影評劇透了,但也不一定說的明白,有的影評說的含糊些,但歸根到底,總結起來就四個字,“細思恐極!”
總之這部電影火了,成為這個檔期唯一的超級大熱片,那些妄圖撿漏的小成本電影全都成了炮渣,炮灰,渣渣灰。
電影火了,周邊自然跟著收益,封寒的原著沒什么特別大的宣傳,也賣的脫銷了,一再加印,這才滿足了洶涌的讀者熱潮。
有的是看完電影再去買書重溫,有的則是迷們先看了書,再注意到網絡上對電影的盛贊,這才去看電影,貢獻了一把票房。
在這么猛的票房勢頭下,在3D票價的加成下,電影首周就拿下了2.2億票房,幾乎能和《侏羅紀公園》這樣的十億神片相提并論了。
人們對韓澈三年磨一劍的這部電影給出了超高的評價和分數。
《小鬼當家》沒有成為韓澈出道即巔峰的那道坎,他跨過去了,而且走的更高更遠!
擁有這么驕傲的成績,韓澈也飄了,第二個周一就宣布,他要結婚了,而且娶得還是宗室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