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用人的確是不拘一格。在這上面,他有著強烈的自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夸再多夸一點
想聽。
贏政心里都酸得冒泡了,看看人家這濟濟的人才
當然了,他文也有李斯,武也有蒙恬王翦,但作為一個帝王,誰會嫌棄自己朝中的人才多呢
而且,仙畫還沒怎么夸過他大秦的人才呢。
他面無表情,實則心里酸得冒起了泡泡。
李世民不酸。
他笑呵呵的看著眾臣武帝用人的確大膽獨到身邊不少治世之能臣。不過,朕的大唐也不差,眾卿家必定也能如漢武群臣一般,青史留名”
漢武帝有他們,而他也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該知足了。
眾老臣們被李二鳳感動得淚水連連,連忙躬身“陛下乃不世之明君,我等愿為大唐為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君臣一時之間執手相看淚眼,肉麻兮兮。
李世民也在心中想,看來后世所說的科學思維與實驗也有關系。那趙過,即使只是
種田也知道先試驗,看來,朝廷的政策也應如是。
有的時候,貿然推廣下去只會收獲到與自己想要的相反的結果。
李二鳳不知,受仙畫的潛移默化,他已經琢磨到了一點科學思維的內在本質。
可惜的是,趙過沒有著作留下來,要等到西漢后期的汜勝之,編著了汜勝之書,才有了華豆歷史上最早的一本農業典籍。
汜勝之的生平在史料中沒什么記載,只知道他在漢成帝時期任議郎一職,然后在京師地區指導農業生產。他在工作中可能有所感悟,于是就將自己的所得和民間的一些優秀經驗包括什么時候耕田、什么時候收種、留種、育種,以及如何積肥等等一些十分詳細的技術經驗,匯編在一起,這就是汜勝之書。
這上面的優秀經驗,一直到了隋唐時期都還在被人不停的引用。它也與后世的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一起被稱之為華夏古代四大農書。2
西漢。
匯勝之正在自己家中的書房里奮筆疾書。
妻子送來點心,看他清瘦的身體很是心疼你說你,人家當議良的天天待在官舍里,就你,愿意往田里跑,曬黑了不少,成天累得要命,也不知道圖什么。
汜勝之笑道“我只是看著瘦,但實際身體可比那些成天久坐的好多了。”
妻子將點心放下來,還是有些不滿“兒子從官學中回來,都說別人笑話他父親是個田舍郎。”
汜勝之不以為意田舍郎就田舍郎。這等瞧不起農人的人,叫他少與之來往。
妻子還想說,正好仙畫開始了,她索性找了座位坐下,和沼勝之一起觀看起來。
然后就看到這一段。
她不可思議的轉過頭來“這上面不會說的是你吧”
她當然知道自己夫君這段時間正在編著農書。一開始的時候是覺得很不靠譜,農書有幾個人會看如今士人們都看不起農人,輕易不會下田。說不得,這農書只會浪費家中筆墨。
但,夫君居然靠這個青史留名了
汜勝之哈哈大笑你看,田舍郎也是有田舍郎的好處的
他更好奇的是,不知道和自己的
農書并列的其他幾本寫了些什么內容耕作之法是不是在后期還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