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樣的疼痛,后世到底是用了什么樣的藥物才能讓病患毫無所覺他也很想知道而天底下喜歡吃生魚膾的人都打了個寒噤,略覺得有些惡心。
難道生魚中真的有蟲子寄生
當時呢正是疫病橫行的時候,因此,陳寅恪認為采用一個佛經故事里面的人物作為靈感而創造出一個新的人物來,寄托自己對于“神醫”的向往,也是能說得通的。
這里要說的是,陳寅恪的觀點應該是“印度佛經人物”,但是呢,很多營銷號為了奪人眼球,直接寫驚華佗居然是印度人這樣的標題,簡直是讓人想要翻白眼。長點腦子要點臉吧
u主雖然不是學醫的,對于歷史也只是野生愛好者,但也有自己的一點淺見,拋磚引玉。個人覺得陳寅恪大師遺稿上的觀點也不是很能站住腳。
第一,這個手稿是他是他未發表的,他生前也從來都沒有提到過這一點。那么,對于他是在什么時候寫的又是以什么心態來寫的我們其實全無所知。說不定這只是他的娛樂游戲之作并不是正兒八經的學術研究,或者是他后來自己也覺得這個觀點有漏洞所以才沒有拿出來呢
這也不是沒可能吧
穿著長衫戴著圓圓眼鏡
,頭發略顯凌亂的中年男人正在課堂上對著下面端坐著的學生們講課。而夜晚,他點燃了煤油燈,正在書桌前做著學問。在他身后,書籍滿墻,而這些書籍所使用的的文字涵蓋十幾種語言,蓋因主人博學多才。
第二,三國志好歹是正史,陳壽雖然可能和司馬遷寫扁鵲一樣,將華佗的醫術做了夸大的處理,春秋筆法,或者是將自己聽到的民間傳聞當做史實寫了上去,但是u主不認為他會憑空的杜撰出一個完全不存在的人物。而且西晉距離三國的年代并不遙遠,緊挨著的,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司馬遷在自己的宅邸里點點頭。他身為一名史官,對此深以為然。寫史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斯人早已遠去,想要獲得第一手的資料就需要到處走訪。
司馬遷自己從二十歲時開始就離開長安,實地的去考察了那些歷史的遺跡,還根據那些歷史事件去采訪了目前在世的當事人與其親朋好友,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他雖然也覺得,有些事情,沒必要交代得那么清楚咳咳有些事情也可以因為要表達自己的觀點而適度夸張
嗯,就比如那扁鵲
但完全杜撰出一個不存在的人,這種錯誤,一個優秀的史官是不會犯的。
既然仙畫說三國志這本書在后世的評價也極高,那么司馬遷覺得在這卷史書之后持筆的人,自己的同行,絕不會犯下這么低級的錯誤
第三是華佗雖然文獻記載不多,但也能尋到一些蛛絲馬跡。比如他發明的五禽戲的確是存在的,而且至今都還有人在練,據說對強身健體有很好的功效。
一位老者正在院子里悠悠的打著拳。
他的動作并不快,而且頗有趣。細看之下,有的動作像是虎,有的動作像是鹿,有的動作卻像是熊
一套拳打下來,老者臉色紅潤,略有薄汗,看上去卻神清氣爽。
他的弟子有多人,吳普,著有吳普本草,雖然也失傳了。還有著有本草經的李當之,善于針灸的樊阿。
這幾位也都是華夏醫學史上有名有姓的人,如果華佗只是一個虛構的人物的話,那不可能給他虛構出這么翔實的背景和人際關系。
u主傾向于認為,
在三國時期,的確有華佗這位名醫,他雖然達不到徒手做開腹洗腸這樣神奇的程度,但肯定在外科上面是有所建樹的,而且的確也有麻沸散這樣的東西,甚至也做過一些外科小手術不然時人和后人不會特地的點出這件事情。對于不懂醫的人來說,這應該是很難靠自己編出來的吧
他們根本沒辦法想象啊
u主覺得,外科在當時肯定是很驚世駭俗的東西,常人恐怕無法理解。于是,華佗給人治病的金國,通過民間百姓們的一傳十,十傳百,就越傳越夸張。這一傳,就傳到了西晉陳壽的耳朵里。
天幕前的華佗微微點頭,復又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