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帶著小廝去了城外的亂葬崗。
他做了完全的準備,用布條捂住了自己的口鼻,還帶了從洗冤集錄中看到的生姜、香油等等,若是氣味刺鼻就抹在自己的鼻子下。
但亂葬崗的景象還是震驚到了他。
小廝直接跑到周圍去哇哇大吐,王清任自己也白了臉。
“你去那邊等著。”他對明顯帶著害怕的小廝說道,自己拿著木棍等工具走向了那一具具殘缺的尸體。
自此之后,亂葬崗成了他三不五時就要去的地方。
有時候觀察尸體觀察得入迷還忘記了時間,看到冒出來的幽幽綠火驚恐連連。
的確是和古書上有很大的出入。”他對小廝說道,“古書上的錯誤非常多如果按照那樣的方法來治病救人,肯定會有問題。
但王清任挑戰圣賢并且與腌尸體為伍的事情早已經傳出,他受到了親友和同行們甚至是儒生們的怒斥與排擠。
聚會里,只要他到了,立刻有人憤而離場“不屑與之為伍”
酒樓里,有人對著他指指點點這就是那位在殺人場上和劊子手學醫術的大夫家人勸他不如就算了。
王清任倔強道“錯的就是錯了,流傳了千年也是錯的,變不成對的。我不會退縮的,而且我還要寫本書,將這些錯誤指出來
后來,王清任出版了醫林改錯,就糾正了前人對于臟腑的錯誤認知,還留下了25幅臟腑全圖。因此,他也被稱為“中醫解剖第一人”。
醫林改錯中的臟腑全圖被放了出來。白描的圖,看上去倒是不恐怖。
天幕底下,開始瘋狂抄作業。
名醫們趕緊翻開案頭的古籍,對照著仙畫里出現的醫林改錯,不可思議的往后一倒。
“竟然真的有那么多錯誤”
有人犯起深深的憂慮,既然臟腑之說是錯誤的,那基于它的診療之法和所有理論體系是不是要改
要改的話要怎么改
頭大
哎,仙畫可真是給全天下的杏林帶來了一個大麻煩
清朝。
王
清任在自己的名字出來的一瞬間就傻掉了,酒杯中的酒一直不停的在外溢,直到腳感覺到了涼意,這才哎喲一聲反應過來。
繼而是欣慰,是狂喜。
雖然不是像前輩們一樣位列十大名醫榜,但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終于有被人看到的心情卻很難述說。
“中醫解剖第一人。”王清任重復了一遍后世給自己的稱號,哈哈大笑好
得再拿一壺酒來才行
漢朝。
劉徹留下自己的評論,略帶贊許“此人倒是個膽大之人。”他就欣賞這樣桀驁的人。
他自己也是這樣,認準了什么事情就去做,不會管其他人的眼光。比如,之前朝中盛行的是黃老學說,但劉徹覺得儒家學說更得他心,于是現在儒學也開始興盛起來。
不過,劉徹心念一轉,還是先別罷黜百家了,且行且看吧。
而西方,在文藝復興期間,解剖學卻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反面權威還是蓋侖,只是這次換了有另外一個人來挑戰他。偷尸體的維薩里
維薩里和塞爾維特生活于同一個時代,大概也就是明朝嘉靖那一會兒。塞爾維特還當過一段時間維薩里的助理。
維薩里是比利時人,不過那時候還沒有比利時這個國家,而是神圣羅馬帝國。他在巴黎大學學習解剖學。那時候已經是文藝復興時期了,教會的影響力弱了很多,開始允許用死刑犯的尸體來作為醫學解剖研究。所以當時的巴黎大學里是有解剖系的,也有解剖示范課。
但維薩里覺得教授的講法很有問題,水平也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