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也有些惋惜,這里面竟然沒有提到一位女醫生。
鮑姑覺得自己這么多年的針灸心得也要好好的傳下去才好,說不定后世之人也能在自己的針灸術上得到一些靈感和精進。
葛洪哈哈一笑,果然倆人又想到了一起。
他環視了一下自己隱居的地方,唏噓道本以為可以在這
兒得道成仙鮑姑噗嗤笑出聲來。
不提了,不提了。葛洪道,這次我不打算只收幾個弟子,我打算開學堂
他左想右想,覺得收一兩個徒弟沒有用,現在這時局,說不定什么時候一場戰亂就人沒了。這么些年,他經歷過的離散慘劇多了去了。
永嘉南渡,多少人死在路途之中,就連世家大族也不能幸免。
不如廣撒網
至于和朝廷合作,葛洪是沒想過的。建康城中的那些貴族和世家子弟們,貪圖享樂,對世情無知之極。若不是因為這,他也不會一心求道,隱居山中。
所以他打算自己來。
他和鮑姑有些積蓄,另外他在南海郡這邊的士族之中也有些名氣,開個學堂并不難。
兩人一直都是想做就立刻做的性格,頗得道家灑脫隨性真髓,想清楚了要入世之后,立刻收拾行襄,下了羅浮山。
亂世聞得仙畫語,從此不再問長生。和葛洪同是道教的孫思邈卻正在急匆匆的往長安趕。
而且他從仙畫上能夠看出來,很多事情完全是需要國家層面來介入才可以實施的。比如醫學院的設立,從各地甄選醫學人才,乃至各地醫官的選拔等等等等。
從這個角度來說,身在貞觀的孫思邈比葛洪要幸運得多。他遇到的是清明世道,是明君良臣。孫思邈終于到了長安,受到了李世民和長孫后還有各大權貴府邸的熱烈歡迎,邀請紛沓而至。孫思邈推辭了一大半,只是在長孫后的請求下,留在了太極宮的別苑內,每日替李世民診脈調養身體,然后抽空聊了一下太醫署和醫學院的事情。
“陛下身上的舊傷還需要調理二三。”孫思邈道,不過,整體狀況已經比我想象中好很多了,只是飲食上和休息上要注意,千萬不能過度勞累。
他和李世民還有長孫后討論了一下養生話題之后,長孫無忌等重臣來了,幾人就開始討論大唐的醫學制度改革。
說起來大唐的醫療制度從貞觀初年到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中央太醫署總管一切,下面分別有醫、針、咒禁、按摩四科,從博士到學生總共一百多人。
是的,這時候的太醫署已經有學生了,由太醫署博士負責教課,學的就是黃帝內經、神農本草
經和針灸甲乙經等醫書。
而且,貞觀三年的時候,李世民還在各州也都設置了醫學堂,將太醫署的這一套經驗給推廣了出去。
“醫生”在唐朝,指的就是在太醫署中學習的學生,所以大唐眾臣在乍一聽到仙畫中將所有行醫者都稱為“醫生”,一開始還有些驚訝。
孫思邈一直在民間行醫,對民間的醫療狀況最為了解,比較有發言權后世范仲淹所說,其實大唐也有類似的情況,經常有游方郎中冒充神醫招搖撞騙,或者只是學了幾天醫術,懂了皮毛就能出來行醫坐堂,庸醫誤人之事時有發生。
魏征擰眉一想不管是太醫署還是州府學堂,都是官學,學生出來之后大多也是擔任相關職位。
不錯。”孫思邈頷首“且州府的醫學堂一般也只能顧全一州首府,到了其他府縣,我說的情況也就更嚴重。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受過完整醫學教育的人才太少了。
太極宮中,群臣們來來去去,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討論出來的。像是房玄齡和魏征這樣的重臣,在經過幾次大討論之后,才恍然發現,似乎這是史上第一次把“醫”作為一個如此重要的事情來對待。
它不再是微末之道,而是與治國息息相關的術。這個共識在一次又一次的討論中也逐漸的隱約的成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