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小柒從電梯出來,一路前進。
可以看到旁邊不同的高高低低的建筑,分別屬于不同的科系,婦科兒科大樓、口腔樓、核醫學樓等等。
路上穿著住院服和抱著各種醫療資料的病人形色匆匆。路邊停滿了車。
這個外科大樓是新建的,連著住院部。那邊是門診、急診和一些科系的獨立大樓。這是東院區,據說新的西院區也正在擴建,以后可以容納更多的病人。
還經常有穿著藍色和粉色護士服的護士們經過。
她們大多都是女性,有的看上去稚氣未脫可能剛從學校畢業,有的卻已經能夠看出年紀,和藹淡然,一看就經驗豐富。
有推著醫療床的,有推著醫療物品車的,和醫生一樣,她們一樣步履匆匆,看上去緊張忙碌。
沒想到后世的醫院如此大
太平公主覺得很有意思,對則天大帝道“這醫院里竟然大多數都是女子。”
大唐雖然民風開放,街上也能常看到女子出門游樂。但是在太醫署這些地方,卻是少見女性的。她以為林醫生這樣的已經少見,但沒想到鏡頭一掃,女子才是大多數。
武則天搖搖頭“未必都是醫生。”
上官婉兒道看她們所著的衣服顏色不同,應該代表了不同的工作。
就像是朝服的顏色也都是不同的。
武則天感興趣的是“醫院”本身,她與錢乙好友認為只有有錢人才能進醫院的看法完全不同
世家貴族們完全可以在家中治療,有更好的環境,更多的仆傭,為何一定要去醫院這醫院難道只收容平民百姓那他的收費需要如何定價收入能不能維持經營或者是后世的朝廷有撥款
直指醫院運營的核心問題。
這一整個體系是如何運轉的她對這些倒是更感興趣一些。
咱們之前說的一直是中醫,中醫其實一直以來都是以個體的身份出現,等于是個人診所形式。
而在西方,因為宗教的關系,教會會進行一些社會慈善活動,他們在修道院里面增設病房,收
容一些貧苦的病患甚至是流浪漢和乞丐等,這大概相當于現代醫院的雛形。
文藝復興時期,大學蓬勃發展。很多大學里的醫療系出于救助的需求和自己培養醫生需要臨床病人的需求,也都會收容病人。這個醫治的場所也漸漸的去宗教化,變得更為職業和專業。到了19世紀初,法國皇帝拿破侖用戰爭征服大半個歐洲,他建立了一些可以容納上千人的醫院來收容在戰爭中受傷的士兵。
現在還能找到一些那時候的油畫和老照片。
“又是大學”一向是做教育工作的董仲舒不僅對仙畫提到儒家敏感,對這個也很敏感。
他早就發現這西方的大學和現在太學模式完全不一樣,而且在仙畫中頻繁的被提起,后世的大學似乎也是從這里來的。
董仲舒正在考慮要不要上疏建議漢朝也仿建一所大學。他唯一苦惱的是要把儒學放在哪里。
劉徹正在和主父偃討論醫院“齊國時期,就有養濟院,秦朝,也有遷癘所。看來這醫院也是從類似的機構演變而來。
主父偃道“臣認為大漢也有很必要建立這樣的機構,并且建立太醫署,培養更多的醫生,才能應對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瘟疫。”
一提到瘟疫,下意識就想要反對主父偃的政敵悄悄的又坐了回去。
瘟疫
傳說就是從百來年后漢朝開始流行的。
建安大瘟疫讓每一個看過仙畫的人都不寒而栗。這可是關系到自家子孫后代的大事不能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