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是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由金鯽魚演化而來的,南宋時始見于記載,明弘治年間開始外傳,現在金魚已成為遍及全球的觀賞魚。
漂亮的金魚在水池中和玻璃缸中游曳。
有尾部如紗一般飄蕩的,有頭上頂著五彩獅子頭的,也有鱗片閃閃發光如同珠寶的。而一個箭頭出現,將它們指向自己的老祖宗條平平無奇的銀白色鯽魚。
這直接牽涉到了生物學中雜交育種和進化的知識。也難怪進化論的老祖宗達爾文會提起這一點來。
對于動物的雜交育種,咱們的老祖先們是有一套的,不只是金魚,還有騾子。
騾子就是馬和驢雜交誕下的后代,適用性強、耐力足,性格溫順還好養。除了不能繁殖和爆發力弱之外,可以說是零缺點。因此也成為了古代常見的運輸工具。
有著長長耳朵的騾子長得介于馬和驢之間,只是肢體略微狹窄了一些。它們在宅院內被蒙住眼睛,拉著石磨不停的轉圈。
在戰場外,在官道上,往往也都能看到一隊一隊拉著輜重和貨物的騾子。
34這是仙畫第二次提到了騾子了吧車馬行中有人問道。是,之前也提到過一次。
那看來這騾子的確是很不錯啊,咱們要不要也試試溫順、力氣大、耐力足還好養,簡直就是為了運輸貨物而生,怦然心動
聽到的人卻很激動的跳了起來“我之前就想說,咱們早該試試了我可是聽說,州府的車馬行早就開始在培育了
說起馬,唐朝的時候,隴右牧場就是一個牲畜雜交育種基地。朝廷從西域引入了各種良種馬,大唐的馬匹十分優秀,被史書稱為“既雜胡種,馬乃益壯”,是不輸于游牧民族的。那時候的唐馬,說一句稱霸東亞是不為過的。
穿著鎧甲的騎兵如潮水一般在草原上奔馳。高大的駿馬鬃毛飛揚,四蹄騰空,神勇異常。
大軍之中,豎立著一面旗幟,大大的“唐”字讓四周部落和諸國為之膽寒。看到這一幕之后的大唐君臣們都面露笑意,驕傲之情油然而生。
若不是有好的戰馬,好的騎兵,大唐的將士怎么可能讓周圍的部落俯首稱臣,讓四海歸心而漢武帝劉徹面露羨慕之色。
馬呀馬
聽張騫說西域有一個大宛國,擅長養馬,他們擁有一種馬極為神駿,出的汗和血一樣,所以也叫汗血寶馬,甚至比烏孫的馬還要好。
想要
要不,再讓張鴦到時候跑一趟
但是到了北宋時,這樣的優勢卻忽然之間消失殆盡,馬匹變得越來越矮,也越來越挫。這和一個故事有關系。
北宋學堂內。
學生士子們正在高談闊論。
聽說,苻將軍府上的養馬人又培育出了幾匹良馬,不知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之前我見符將軍府上的戰馬,高大神勇,不愧是騎兵統帥。”
大家正討論得興致勃勃的時候,卻有一學生憤而起身“你們卻又可知道那所謂的良馬是如何培育出來的讓母馬和小馬交合,不顧倫常,這樣的良馬,不要也罷”3
眾人面面相覷。
不一會兒,這話就傳到了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