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小柒因為鄧平用音律來確定天文的做法感到十分不解。
簡直是不可思議。
音樂和天文能有什么聯系
蘇頌的兒子蘇攜卻不由自主的撓了撓頭道“律歷的說法古來有之,樂律和歷法本來就是一體,大戴禮記里面就寫
他還沒說完,就被自己的老爹蘇頌用書卷給敲了一記。蘇頌恨鐵不成鋼“所以,你果然還是沒有學到家。”
他自己雖然也是現在數得著的大儒,但他在學機械和算術的時候很明白的一點就是,數字和那些齒輪不會騙人,是多少就是多少,不會因為你要給它套上一個所謂的“禮”和仁之類的名稱就會產生變化。
這兩者要分開來看
蘇頌不停的搖頭,或許這就是后來自己兒子沒有復制出水運渾象臺的原因吧。他打算等仙畫結束后,就抓緊時間對兒子實行特訓。兒子都快要進學堂了的蘇攜
漢朝。
漢武帝劉徹其實沒聽懂這段,只知道這個做法在后世女子看來貌似是不太對的。他忽然就有了那么一些不好的預感。感覺之后未來的自己會在仙畫上遭到鞭答。
落下閎也皺起了眉。
律歷,律歷,從古制和“禮”的道理上來講,這個做法感覺是沒什么問題的。
但他身為算術極好的天文學家立刻覺察出了不對你的數字可以這樣改,但太陽不可能按照你改的數字轉動啊
只有祖沖之,興致勃勃的在紙上寫下仙畫透露的數值,對兒子說道“這種表述方法似乎看起來更加的便利一些。
他說的是阿拉伯數字和小數點的表述。
祖眶對數學的興趣勝過天文,一聽也來勁了“兒子之前就發現了,實際上我這段時間已經用這種方式來計算過,的確是方便很多。
他拿出自己的計算草稿,父子倆討論得興致勃勃,讓旁邊對數學不感興趣的祖家兒孫們聽得是暈頭暈腦。
所以,等于先是鄧平敲定了這個以律為歷的框架,然后落下閎再來根據這個框架倒推年月日的各項數據,想方設法讓它變得符合。
感覺,落下閎也挺不容易的
被這么唯心的一搞,實際上,太初歷的回歸年數值還沒有之前秦朝的顓頊歷來得精準。
但是,鄧平經過多方活動周旋,漢武帝還真就選擇了他這個版本。太初歷在漢書當中,也被稱為“鄧平歷”。
鄧平侃侃而談陛下,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黃鐘數焉。九九自乘為萬數之本1
漢武帝聽著覺得頗有些道理。
而他身邊深受寵信的宦臣也趁機道“陛下,您看這星圖,日月如合壁,五星如連珠,此乃吉象
漢武帝聽著更有道理了,頷首道“那就用這個。”之后,就出現了之前給鄧平封官然后改歷一幕。
漢武帝面無表情
這仙畫上面的伶人是誰他要把他們都拉出去砍了看上去和傻子一樣,他拒絕承認這是他自己。
旁邊的衛子夫和宮人們眼觀鼻鼻觀心,打算裝作自己沒有看到剛才那一幕。
劉徹氣了一會兒,氣極反笑。
算了,他覺得自己被仙畫這幾年折騰得脾氣都變好了不少主要是發脾氣也沒用,久而久之就只能無奈接受這些戲謔和嘲諷了。
他哼哼兩聲,對衛子夫道“這其中必有蹊蹺”
漢武帝當然不是被人忽悠了。實際上,鄧平也只是投人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