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老回來之后,先是去各地參觀,對新中國的工業進行了一個摸底。一年后,就向總理提交了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意見書。
后來,這份意見書成為了咱們導彈研制工程的指導方案和技術文件。剛回國沒幾天,錢老就開始奔波在華北和東北這些老工業基地城市之間。名義是參觀,實際是考察和評估現在的工業是否能支撐起航天事業。閑暇之余還要經常和上面以及蘇聯來華援助的專家們開會,忙得不可開交。
1956年10月8號,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這就是后世很多軍迷朋友們口中的“五院”。也就是現在的航天科技集團和一系列技術研究院研究所的前身。
錢老能者多勞,同時擔任了力學研究所的所長和五院的院長。現在航空航天界,能夠數得上號的國家也就是兩三個。
而兩個巨無霸,nasa和咱們的航天科技集團,卻都與錢學森錢老息息相關,甚至是全力開創而成。
一人能抵五個師的大師級人物,恐怖如斯
各朝代的普通百姓們可能不太懂這里面的意義,畢竟讓他們理解什么是航天工業已經是很難的事情了。
但是他們能知道剛剛那位歷經艱辛才回到故國的先生,如今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在自己的祖國得到了重用,并且做出了一番大成績。
這就已經能讓懷抱著樸素感情的古人們為之歡呼。而帝王們嫉妒得眼發紅。
他們也想要擁有這樣一位能夠從無到有把一個重要的東西建立起來的能臣。
“常聽人說書呆子,書呆子,但其實真正聰明的人怎么可能只會讀死書呢”唐太宗李世民感慨道,他問旁邊的李治,這位錢先生,所做出的的貢獻絕不單單是他所掌握的技術。雉奴可懂
經過一年磨礪的李治如今看著沉穩了不少,點頭道“兒臣能懂父皇的意思。這位錢先生,高瞻遠矚。
從無到有的建立一個事業是很難的,不僅僅是技術,更考驗他是否有高瞻遠矚的眼光,對未來的預判,甚至是與人的交際能力、尋找和整合各種錯綜復雜關系的能力。
這位錢先生,實乃不世出的天才若是在大唐,高低也得位列三公。
不過或許這樣的人讓他在朝堂之上勾心斗角似乎又太浪費
了一些。李治如今已經有了這種
“專業人干專業事”的意識,于是他又很好奇后世的社會運行模式和朝廷的模式。
不知道他們是怎么分配的
明朝。
朱元璋羨慕得眼睛都直了“若是我大明也有這樣的人才,朕也就不用那么累了”就是因為現在都是庸才,所以他才不得不把所有的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累得要死。后世的人才未免也太多了。
從之前的農學、醫學到現在的軍事、航天,一個個都是能人。
朱楠在現場,默默的在心中吐槽一句得了吧您,即使有這樣的人,您還是會習慣性攬事的。這是天生的掌控欲。
恨不得一天能有二十個時辰。
不過朱楠也要承認,這段時間以來,父皇的這種掌控欲似乎有逐漸好轉的趨勢,雖然能看出來他有時候也和自己的本性作斗爭做得很痛苦。
這對大明未來的科學發展是件好事。
錢老回來后,當時國內還在爭論是要集中力量先搞飛機還是搞導彈,錢老就提議,要先集中力量搞導彈。
會議上,錢老面對別人說要搞飛機的提議搖了搖頭。
“我倒是覺得咱們應該先搞導彈。飛機是重復使用的,對于材料和技術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導彈的話是一次性的,對材料要求沒那么高。
咱們現在這樣的工業情況,先把導彈搞出來,對其他國家也是一個震懾。其他人若有所思。
鏡頭一轉,來到了1960年的酒泉。
“院長,蘇聯人都走了,說他們走了后,咱們的導彈肯定飛不上天。”
錢老的手頓了頓,淡定自若的道,“那就讓他們看看,咱們的導彈是怎么飛的。”82天后,酒泉的火箭發射基地。
那時候的酒泉,沒有什么像樣的建筑,沙漠也更加的荒蕪,就連火箭發射塔看上去也很簡陋,也比現在矮小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