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中下游的人們垮著臉“黃河明明在上游的時候那么清,為什么到了我們這兒就這么黃全是泥沙
長江上游的人也在感嘆沒想到咱們這小江流到了南方竟然變得這么寬廣真是看不出來。壺口瀑布和三峽周邊的居民興奮不已“是咱們這兒”他們的家鄉出現在了天幕上呢。其實不單單是普通百姓,就連平時自詡見多識廣的名士們和行商們也都覺得新鮮又激動。
唐朝。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詩仙李白正在和岑勛以及元丹丘在外游覽。野外的火堆旁就是他們今晚的棲息之處。
枕著滿天星辰,看著天幕上滾滾而來的黃河之水,李白眼中異彩漣漣,只是一眨眼就吟誦出流傳千古的名篇。
岑勛和元丹丘脫口而出“好詩”
不愧是李白。
也只有他,能夠寫出這樣氣勢磅礴,甚至讓人覺得驚心動魄的詩句來。李白哈哈一笑,帶著酒意,迷醉的看著天幕上的山河。
這就是大唐的江山,即使他從碎葉城一路走來長安,再到江南,也不如此刻感受到的震撼。南北朝。
酈道元一開
始以為是神跡,但當他看到那張水網圖的時候,一下子就忘記了恐懼。“這么清楚的水經圖”他震驚到無以復加。這可比前人留下的那些古籍要清楚多了。
顧不得拿筆,直接拿了一根小樹枝,他就在地面上開始筆畫起來。而這時候,他的仆人們還正跪在地上瑟瑟發抖呢。
起來,起來,都幫我記圖。酈道元喊道。至于害怕什么的,先扔一邊去吧,記了再說
他出門頂著危險到處走不就是為了想要摸清楚這片土地上的河流水源嗎和他一樣的,還有各朝廷治水的官員們。
他們恨不得仙畫一直停留在水網圖上,讓他們仔仔細細的畫下來。這可比他們自己制的圖要清晰詳細多了
大人,黃河的走向好像和現在有點不一樣。也有人發現了其中的一些不同。先不用管,畫下來再說。
是。哎,要是仙畫能講講治水就好了。
有當然好,沒有的話咱們能得到這些資料也算是不錯的收獲。
地理學讓我們知道,華豆有著116個大大小小的山脈,光是7000以上的高峰就有19座。其中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為884886米,并且以每年127毫米的速度在向上生長。
在西藏和新疆還有四川的邊界處,一處處山脈以巍峨之姿佇立在大地。路小柒讓各處山脈在平面的地圖上拔地而起,還標注上了高度數字。青藏高原的喜馬拉雅山脈,高峰無數。
884886的珠穆朗瑪、8611的喬戈里、8586的干城章嘉
還有昆侖山脈、唐古拉山脈、天山山脈、橫斷山脈、秦嶺山脈等等,此起彼伏,橫臥在大地上如同巨龍的骨架。
這是一片冰雪的世界。
地理學讓我們知道,華夏有著四大平原,面積加起來超過了100萬平方公里,這里是糧食的主要產區。但華夏也有著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這里雨水稀少,一片荒蕪。
有著肥沃黑土地的東北平原,水稻和大豆還有玉米在這里成長;
華北平原以黃淮海沖積而成,在相對干旱的北方,種的也是更耐旱的小麥、玉米、高粱等;長江中下游平原則恰恰相反,更多的是水田,氣候溫暖濕潤,
農人們更多種植水稻、油菜和棉花;
關中平原將春小麥和夏玉米輪作,因為日照足,還種有大量的水果。
這些平坦的、一望無際的平原,才能夠讓人類集聚,然后誕生富庶的繁華的城市。與之完全相反的則是沙漠和沙地。
荒蕪到甚至連根草都不長,只剩下風沙的尖嘯。
煙雨江南、厚重的黃土高原、美麗歧義的喀斯特這些不同的風景,和不同的地貌,共同在一起組成了華夏。
不同地區的景色被剪輯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