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徐霞客正在蜀道上的一處山崖下生火,準備今晚就安頓在這里。
他在家陪了幾個月父母,又整理了自己的一些資料之后,就又心癢難耐的開啟了自己的下一趟旅程。
這次他打算去蜀地。
不得不說,這個計劃深受仙畫的影響他想嘗試著去看看那些高聳入云的雪峰到底是何等的壯麗。
坐船到了奉節之后,徐霞客打算自己走一趟蜀道。體會一下當時詩仙李白“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感覺。于是,當看到仙畫這一期的主題出來后,徐霞客眼前一亮。這可實在是太應景了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在咱們國家簡直是小學生都知道的諺語。
就拿海邊舉例。一個靠海的小漁村,可以養殖珍珠,并且捕獲到好吃的魚類。那在咱們的想法里,這個小漁村肯定是很富裕的。
但若是沒有一條通往外界的方便的路,那它出產的這些東西就沒法運輸出去,那恐怕就和富裕這個詞不想干。
這就是對要想富、先修路的最簡單的理解。
恰恰,咱們這幾十年的發展史也正好就是路網、基建瘋狂擴張與提升的歷史。
去年,交通運輸部剛公布了咱們到2035年的規劃,公路網的規模將達到461萬公里,包括高速和普通國道。
一張密密麻麻的公路網出現了。
上面紅色的公路就好像遍布華夏的血管,主干道是動脈,而其余的支線則是主要血管和毛細血管。
它們負責將養分和營養物質在華夏的疆域內做著交換以及循環。其中更寬敞看上去也更先進的是高速公路。
上面的車呼嘯而過,讓人感受到速度的激情。各種大貨大卡以及特殊車輛還有私家車,馳騁其上。
稍微窄一些的是國道,經過更多的山村與鄉鎮,多了很多三輪車、摩托車等。
“要想富,先修路”百姓們重復了好幾遍,這句話倒是瑯瑯上口。
他們一開始還沒弄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可以從修路當中攫取錢財但這和普通老百姓有啥關系
有家在深山住著的激動的嚷起來誰說不是呢除了漁村,俺們這種山村也是這樣。俗話說,靠海吃海,靠山吃山。
這山里面和海里面一樣,是有好東西的
各種野獸皮毛,各種菌菇和野果、藥材類,數不勝數。但為什么。漁民和山民一直都是過得最貧困的群體之山民,自然是因為和外界的路不好走啊
“俺們村要去到山下的鎮子里,那得走個一天,而且那路還陡峭得很。不是誰都能走的。”“俺們一天還算是好的,之前俺去采藥,那深山里的村子可真是偏吶,走三天估計才能到。”
大家感慨“俺們要是有了后世那種路,那下山可就方便多了。”
“那是說不定俺還能和山下的那些村一樣,早上去鎮子上賣個菜什么的。他們賺老多錢了。”說話這人羨慕得不得了。
其實回顧歷史,修路也一直都是各任朝廷的緊要大事之一。
尤其是當秦始皇統一天下后,在修路這方面更是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秦朝的驛道質量非常好,目前國內還有保留。
如今的秦朝古驛道已經被當成了歷史景點。
秦驛道十里設亭,三十里設驛。驛道從陡峭的山崖上開鑿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