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要想,這不是妥妥的公務員嗎挺好的呀
不不不,北宋的職役不僅沒有工資,食宿自理,而且必須要干滿一年。并且,到最后往往成為背鍋俠。
剛成為里正的富戶愁眉苦臉的回到自己家里。
妻子道這當了里正不是一件好事嗎怎么瞧你卻像是天塌下來了一樣
富戶幾乎跳了起來,情緒激動“你懂個啥這就是推我出去做刀里正最重要的是干什么是收稅可你瞧咱們這周圍的稅,好收嗎沒一個是好相處的
妻子想了想周邊這些人家的德行,也慌了“那咋搞”
富戶頹然坐下能怎么搞,先收著唄,實在是收不到的話那也只能咱自家墊上了。
妻子頓時不樂意了“怎么能咱們自己墊”
不然呢”富戶放低聲音,你以為那群人覬覦的是什么是咱們家的田只要我稍微哪里出一點差錯,那咱們家的田可就別想保住了
聞言,妻子也只能頹然的坐下了。
成為里正還算是好的,最慘的是成為衙前的。衙前就是郵差,負責押運官府的各種東西。沒薪資、路費自理,然后當押送的東西出了問題的時候還需要自己掏腰包賠付。
一富戶被任命為了衙前,需押解一筆稅款去往京城。
多少錢的稅款家人問。
他回答道“五貫而已。”
家人行吧,好歹弄丟了咱們也賠得起。路費都不止五貫了。但是當富戶來到了京城之后,卻遲遲拿不到確認的憑證。
戶部的小官員偷偷指點他“你這樣不行啊,你若是拿不到憑證,回去之后直接就會被下獄。”還請大人教我。
小官員給他做了個錢的手勢。
于是,接下來,這名富戶留在京城,四處打點,為了將這五貫錢的稅款交割出去,前前后后竟然花了將近千貫
待他回到家鄉,已經是兩年后了。2
趙匡胤還想再重重的嘆口氣。
這一出接一出的,都是些什么事
啊
而且,衙前不是由軍將擔任的嗎什么時候變成由民戶來擔任了
“胡來亂搞”趙匡胤忍不住罵了一句。
這肯定是趙光義那些不成器的子孫們不遵祖制,胡搞亂搞帶來的后果
趙德昭年輕氣盛,對于祖制倒沒有這么看重,他道“父皇,之前兒臣就曾經說過,軍中的衙前,未免權力也太大了一些。
一個衙前軍將,官銜好幾重,什么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監察御史、武騎尉等,統統往他身上加。
李德昭自己就聽說過,有地方豪強想要賄賂軍中將領,來擔任這衙前軍將。
想也知道,他們是要干什么。
趙匡胤當然也明白,但這個牽涉到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官制、軍制、徭役制度
他終于把心中那口長長的氣給嘆了出來。
算了,一切等遷都后再說。趙匡胤拍了拍趙德昭的肩膀。趙德昭父皇,難不成你是想指望我來收拾這堆爛攤子嗎
這些職位在法律上規定只能讓本地的地主和富戶來做,但做到后面他們一想,這也不是什么好活兒,于是就千辛萬苦的開始逃役,用盡了各種手段,從而將這些差事轉移到了更貧苦的老百姓身上。
所以,北宋的農民起義簡直層出不窮,兩宋加起來平均每年136起,堪稱歷代之最。歐陽修在朝會上上疏
官家,如今的盜賊一年強于一年,一伙強于一伙3朝會后,宋神宗留下王安石商議。
王安石向他講解民間各種逃役手段和百姓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