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沈括看得目不轉睛,眼神熱烈原來這火車的頭是可以隨意更換的,后面的車廂是一節一節的,那豈不是可以想多加就多加
他“嘶了一聲,暗道“那的確是運輸神器。”
他看著車頭冒出白色的蒸汽,然后輪子上的連桿結構開始動起來,帶動整個輪子轉動。這種嚴絲合縫的機械之美讓他心醉神怡。
當然了,聊到華夏鐵路史,不得不說的就是京張鐵路,這可是上了歷史書的項目。
之前說唐胥鐵路是英國人設計,但京張鐵路是第一條由華夏人自主設計的鐵路。大家當然知道,他的名字叫詹天佑。
當時,國內的經濟與民生,尤其是鐵路這種利潤大的項目幾乎完全被洋人把控。
知道清廷要建京張鐵路,列強們都心動了,紛紛派出了使者和設計師。
當然要選我們英國的方案,之前的吳淞鐵路和唐胥鐵路可都是由我們來設計的。
“我們德國修建出來的質量肯定是最好的。”
負責的官員們擦了一把冷汗“諸位大人,朝廷決定這次的修建要用我們自己的人。”
那些洋人們理所當然的點點頭當然,你們華夏人雖然沒法成為設計師,但是作為勞工還是很合格的。
官員弱弱的道卑職的意思是這次的設計師朝廷也決定要用我們自己的人。
此言一出,滿堂寂靜。
詹天佑是當時清廷的留美學童,成績非常好,考上了耶魯,學成歸國后進了船政局
,也參與了一些項目,算得上是當時華夏鐵路領域的第一人。
他成為了京張鐵路的總設計師。
京張鐵路的區域段,高山極多,很多地方山崖陡峭而且人跡罕至,當時又沒有隧道技術,所以洋人們等著看笑話呢。
但詹天佑楞是給他們上演了一出打臉的爽劇劇情。
京城某個洋人俱樂部里,一群人正在打斯諾克。
“聽說了沒清廷把京張鐵路真的交給了一個叫做詹天佑的中國人。”詹天佑,哪來的無名小卒
也不算無名小卒,之前在南方跟著英國的金達修過幾條鐵路。
“那也是金達的功勞吧,中國人”那人意味深長的停了一下,語氣帶著輕蔑,頭腦簡單的勞工比較適合他們。
大家都笑了起來。
我也不信他們能修建成功,那段區域的地勢太復雜了。即使是咱們來,也要花個七八年。所以咯,拭目以待吧。
四年后。
同一個俱樂部。
“先生們,京張鐵路居然就建成通車了”那人滿是不可思議,“這個中國人是怎么做到的”絕無可能那個地方,即使是我們德國人去修,最起碼也要六年的時間有人斷然否認。“我騙你干嘛我都去親眼見過了,那位詹天佑的確是有幾分本事的。”
是的,我也聽說了,他做了一個很大膽但是也很特殊的結構,非常的巧妙,非常的有創意。室內一片沉默,大家心情復雜。
“我得去看一看。”“我也要去實地看一看。”
如今的京張鐵路,已經變了一番模樣。白色的高鐵如同離弦的箭一般穿過隧道。沖出來的時候是兩邊高山上如同云霞一般燦爛磅礴的花叢。
它駛向了春天。
被葬在附近的詹天佑,應該看到了之后也會覺得欣慰的吧。
“干得好”天幕下的百姓們爆發出了一聲聲的喝彩。之前有多憋屈,之后就有多揚眉吐氣。
誰說我們華夏人只配做勞工
“連廁所都不知道
修一個,城市中到處是屎尿的人,居然也好意思自詡為文明”百姓們不用教,立刻就找到了罵戰的精髓,找黑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