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它是單拱,中間沒有橋柱支撐,但卻可以歷經千年,甚至經歷了地震都不倒,的確是很牛。
趙州橋的造型看上去非常的簡潔,因為它的中間根本沒有橋墩和橋柱。
1400年過去了,它還依然堅固。
梁思成和林徽因考察古建筑的時候到了這里。
當地人很是驕傲的介紹“66年
的時候我們這兒發生了大地震,房子都倒了好多,但你知道吧這橋還真就啥事沒有
林徽因滿是感嘆的對梁思成道這真是華夏1400年來最理想的一座橋
唐朝。
閻立本在工部待了這么久,對民間稍有些名氣的建筑與橋梁都很熟悉。
這趙州橋應該就是趙州液河上的石橋,是前隋朝名叫李春的工匠所建,在當地頗有一些名氣。
魏征感慨沒想到過了一千多年這橋居然還在。建橋修路在這時候,可都是大功德。
“而且歷經了地震還不倒,的確是有真本事。”李世民對閻立本道,去民間尋訪一下,看看還有沒有李春的家人或是徒弟。
這樣好的造橋法子,可不能丟了。
民間。
當李春的孫輩們看到趙州橋依然在,而且在橋頭還立著他的銅像時,驚喜得一時都沒反應過來。
愣了半晌后,這才激動得連說“咱阿翁這也算是青史留名了,我這就去給阿翁上兩炷香,讓他也高興高興。
他們沒想到,緊接著就會迎來一場富貴,也算是蒙祖先蔭庇了。
北宋的蔡襄一家也同樣在激動。
蔡襄得意不已“我就說我這法子好,之前還有人反對,看看,還是我嬴了吧。”
現在洛陽橋還在養生蠔呢,他打算用生蠔把橋墩加固之后,再來建橋面。
蔡襄甚至想到了這仙畫一出,說不定朝廷就會有所封賞,加官進爵估計也有可能不行,我得和官家說,現在還走不了。
他得看著這個橋建完吶。
他兒子無語的看著自己父親一直在碎碎念。
蔡襄的妻子推了推他“別管你父親,他激動的時候就是這樣。你去給他溫壺酒來,他待會兒肯定想喝。再預備一下明天的事情,明天肯定有客人來訪。
同僚、鄉紳們都會上門來道賀。
想到這里,她也高興得很。
現代的橋梁與古代不同,尤其是跨山跨江跨海大橋,都需要考慮到火車與
汽車的通行。
咱們華夏直到1937年,在橋梁專家茅以升的手中,才誕生了第一座公路與鐵路兩用的以鋼為主體的橋梁,杭州錢塘江大橋。
錢塘江大橋上層通汽車,也可行人,下層通火車,修有鐵軌。就在它建成并通車89天之后,有軍人簇擁著茅以升來到了大橋邊。
日軍逼近在即,如不炸橋,將難以阻擋他們南下的步伐。茅先生,希望你能理解。茅以升很平靜的道“我能理解。”
士兵們開始根據茅以升的指點,在橋墩的四周布下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