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鐵匠們都感到很不解。
按照常理,如果想要它燒得更旺,那肯定得再加木炭啊。
對啊,這樣火力才更足。
“可為什么只是注入了一些空氣”工匠們在努力消化這個字眼,“這鐵水反倒更加沸騰了”按照常理來說,不是應該慢慢的降溫然后凝固的嗎
這其實是因為空氣中含氧,當氧氣與融化的生鐵相遇的時候,瞬間釋放了大量的熱量,而氧氣燃燒后的溫度可以達到1800多度,那可比什么木炭燃燒和普通的煤燃燒的溫度要高多了。
鐵水中的碳立刻被氧化成為了二氧化碳。
貝塞麥和身邊的工匠看到褐色的煙霧升騰而起,迅速的從爐子中逸出。
大概二三十分鐘之后,煙霧逐漸散去,貝塞麥估摸差不多了,迅速蓋上空氣管道。當這一爐鋼呈現在大家的面前時,工匠們立刻做了各種測試。
硬度、韌度、延展度等等。
最后,他們不敢置信的對貝塞麥道先生,這的確是一爐上好的鋼。貝塞麥微笑起來。
后來,貝塞麥又建造了一個可以轉動的爐子,讓它在結束后可以往一側傾倒將鋼水給倒出來。
這個大爐子大概有兩三層樓高。
貝塞麥用穩固的鋼鐵支架和齒輪軸承等支撐起了它,當所有的化學反應結束后。爐子在齒輪的運轉下開始向一旁傾倒。金紅色熾熱的鐵水從爐子中倒入了一旁的凹槽內,緩緩的向前流動著。
用這個法子,他一次性可以將350公斤的鐵煉成鋼,煉鋼開始進入到了工業時代,可以充分滿足當時火車鐵軌、大炮炮管等各種新的需求,解決了工業革命急需鋼材的問題。
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貝塞麥轉爐煉鋼法。
三十分鐘,350斤鋼鐵
百姓們雖然不懂得仙畫剛才所說的關于煉鐵的原理,但是他們也知道鐵匠打鐵是多么辛苦和困難的一件事。
每天掄著錘子,一下又一下。
打個幾天下來,可能也就捶打出那么一點點鋼。
可是仙畫
中的這個法子,才半個小時就能煉出那么一大堆鋼來,這對比也未免太強烈了在某處官營的冶鐵作坊里。
“350公斤”原本看得還挺淡定的主官倏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相比于百姓,他更明白這個效率代表了什么。
代表了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制造出更多的兵器,而且還能更節省成本,說不定每個士兵都能獲得一把精鋼的長槍再也不是夢想。
代表了可以在滿足軍用之后,更多的制造農具托仙畫的福,現在大江南北都在更換農具,他們現在的單子都忙不過來了
他抽出幾張紙,打算寫一封信回工部,讓自己的上司好好重視一下這個東西。還沒落筆,又放了下來。
來人,他吩咐仆人,給我備馬我要親自去面見大人明天就出發其實也不用他提醒,稍微有點遠見的君主都能看到這個方法中的價值。
心急的,譬如漢武帝劉徹已經開始在擬旨了,看了半天,點名了桑弘羊“既然鹽鐵官營是你提出來的,那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可有問題
朕要看到大漢的士兵,都備上絕佳武器
桑弘羊連忙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