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畫開始之前,天幕會先散發出柔和的光芒。
這個光芒能持續個將近二十分鐘,足夠大家做好準備。就像是預告。
已經經過了十幾次視頻轟炸的古人們,如今對這個代表著什么再熟悉不過,當下搬桌子、搬椅子,舉起燭臺甚至是火把,立刻在戶外找到了自己最舒適的角度。
有人甚至立刻習慣性的去找自己有著共同興趣的好友,邊看邊聊,豈不美哉
而各朝代的重臣們,不用說,立刻讓仆人們準備好了車馬,往宮里面趕反正陛下遲早也要召見的,不如先提前去了。
各個時空,各個城池,一片忙亂。
準備的時候還要再聊上幾句;
這次要講的是什么不知道,路姑娘上次沒說。
熟悉了之后,百姓們親切的稱路小柒為“路姑娘”,再也不是沒名沒姓的“后世女子”了,也不再是代表著神秘與恐懼的“女神仙”了。
民間還有以她為原型的各種話本和演義故事。
反正,這幾次的我是沒聽懂,不過看熱鬧還挺有意思。咱們聽不懂沒關系,只要那些聰明人聽懂了就好,這可都是好東西。
“那肯定。”
等到人們差不多都準備好了,仙畫也開始了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u主路小柒,今天我們的主題是,聊一聊那些推動世界進步的物理大發現和物理學家們。
物理學,咱們的基礎教育必修學科,無數學生的噩夢,讓多少人痛不欲生。但是“物理”這個詞,在華夏古代的意思其實是事物之道理。
三國的時候,一位叫楊泉的學者寫了一本書叫物理論,可以說是江南地區唯物主義思想的代表,但它里面主要是講宇宙觀和一些機械知識之類,但和我們現在所說的物理學沒太大關系。
到了明末清初,一些西方的物理學著作被翻譯進來,“物理”這個詞才逐漸演變為現在的含義。
物理學,如果你現在去百度,它會告訴你這是一門研究物質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大到宇宙,小到粒子,都是它的研究對象。
宇宙中正在運行的各種
天體,各種恢弘的運動;
地球上的各種物體,自然的、人造的;
鏡頭不斷地放大,開始出現了細胞、原子、質子、電子等,它們同樣在不斷地運動;
它也是當今最為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物理學的歷史滿打滿算也不過是三百多年,華夏古代是沒有物理學的,只是有一些很樸素的物理知識。
凹面的青銅鏡被人利用來取火,天幕上出現一行字“物理學光學”
唐朝時的調音律官在水碗中注入不同的水量,讓敲擊聲的曲調發生變化,與之相對應的字是“物理學聲學”
人們用磁石來制造司南以及指南針之類的物件,這屬于“物理學磁力學”張衡所制造的水運渾天儀,用水流下的力量來帶動齒輪,屬于“物理學力學”還有熱學、流體力學等等各方面的一些發現與利用。
樂師敲擊著自己手中的樂器,驚訝的道物理還和我們有關
工匠們放在手中制造的齒輪,嘀咕著“這不就是機械嗎和這什么物理、力學的有什么關系
只有像是沈括、張衡等有著一定科學素養的人正在勉力理解后世關于物理學的定義。
世間萬物的運動規律
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