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什么叫真實存在,什么叫幻象”有人簡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難道眼睛看到的
不就是真實存在的嗎
“無聊之至。”
明朝。
王守仁看得津津有味。
他對妻子道看,格物致知,這位牛頓兄才是此中代表啊,我不如他
是他想茬了,格物不應該只是純看純想,還要用各種方法和各種手段甚至是各種想象去實現。他陷入到了迷怔中“真實存在的,和自我所制造出來的幻象”這好像和他心里隱隱
一直在想的一個問題有著某種程度上的類似。只是這位牛頓兄所用的方式和他所想象的完全不同。
他的妻子忍不住道“你該不會是也想要這樣吧夫君,這可使不得”王守仁輕咳了一聲勿要擔心,我豈會如此莽撞
話雖如此,臉上的神情卻不那么令人信服。
宋朝。
在一個年輕貴族男女們的聚會上,大家將場所搬到了花園里。
有男有女這幾年,一些心態比較開放的高門大戶對自家女孩兒的管束也稍微松了些,很多女子都開始走出家門去讀書。
像這樣數人一起的聚會場所,也逐漸多了女孩子們的身影。
有些老人雖然看不慣,但是也知道這是大勢所趨,如果不跟上那自家的兒孫輩可能就要被拋下,于是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的說一聲“世風日下”。
太有意思了,太陽光居然是彩色的這是不是就類似于彩虹的出現
可能是。
一位性格活潑的郡主直接道“我明天就要看到三棱鏡。”
“我也想要。這個實驗看上去很簡單。”
不知道這東西好不好找
“無妨,我可以讓家中工匠燒了來。”家中開了玻璃作坊的公子一下子成為了焦點,若是你們需要的話,我讓人送到各位府上。
這敢情好,先行謝過。
有位出身顯貴的姑娘小聲的道這可比繡花什么的,有意思多了。
能參加這個聚會的,都是平日里玩得好的,興趣什么的都比較相近,聽得這話,圍坐在旁邊的女孩子都笑起來,都懂。
當時,牛頓是英國皇家學會的普通成員。對,這個學會大家應該很熟悉了。
它,一開始只是一群有著奇怪愛好,比如研究自然啦昆蟲啦什么之類的貴族聚集在一起的組織,但后來卻成為了當時最頂尖也最牛逼的學術機構,網羅了一眾大神級科學家。
牛頓那會兒剛加入學會,得證明一下自己。他便把自己發現的光的秘密寫成了論文,給學會寄了過去。按
照流程,必須要由學會中的其他成員對論文進行復核才能通過。
負責審核的正是之前u主曾提到過的羅伯特胡克。就是和列文虎克傻傻分不清楚的那位。胡克眉頭緊鎖,看著牛頓的論文。
看完之后,他給牛頓寫信道“光怎么可能是微粒光是以太的一種縱向波牛頓先生,我不得不說您的這篇論文從頭到尾都是無稽之談,毫無價值可言
牛頓氣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