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肯定是解決了土地兼并的惡劣影響,才會進入到發展期的。他也很好奇,其他國家在這件事上面的對策。
看看是否能效仿一二。
顯然,民間的老百姓們也意識到了這件事。
他們與英國的失地農民們同仇敵愾,眼中閃過同情、憤恨之色,但說話還是小聲了很多“看來,哪個地方的官府和貴族都是一樣的。”
天下烏鴉一般黑
哎,反正不管怎么著,最遭罪的就是咱們這些農民。
唯有一些對紡織熟稔的女性,看到最后仙畫中將羊毛捻成紗然后制成呢絨布料的畫面之后,眼睛一亮
對啊,羊毛其實也可以紡成紗線。紡過,很粗糙啊。
可以再試一試,肯定有辦法的,不然人家
也不會特地養這么多羊。那倒是,而且看著就暖和。
這其實就是咱們華夏歷史上的土地兼并嘛一個處理不好,就要讓農民們起義造反的。
不過,那時候的歐洲有些不同,他們更重視工匠。1623年的時候,英國特意頒布了一條法律,那就是專利權保護法。
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在國會上宣讀最新的壟斷法。
其中有一條
“專利權應當授予第一個真正的發明人。專利權的所有者享有獨家生產或制造該產品的權利,有效期為14年,他人在此期間不得利用該項發明牟利。”2
后來,美國總統林肯曾經感嘆了一句“專利制度就是給天才之火澆上了利益之油。”
有了利益的保障,不僅是民間的工匠和發明家們,連像牛頓、哈雷、胡克這樣的科學家們也都很踴躍的去解決一些技術問題。
基于這樣的一個大背景,各種新的機械的發明噴薄而出。
珍妮紡紗機和之后的水力紡紗機的出現,讓雇傭幾百人甚至是上千人的工廠成為普遍,正好解決了失地農民們的去向,讓他們不至于餓死。
前期還出現了用工荒,不得不雇傭很多童工,活得蠻凄慘的。
然后,無恥的貴族階級和資產階級又進一步的擴大了圈地運動,只為了給工廠更多的勞動力。
英國國會上吵吵鬧鬧。
優雅的貴族紳士們看上去道貌岸然,正在慷慨陳詞維護著自己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
“先生們,我不得不提醒你們,你們大肆的圈地導致了很多人無家可歸,城市里的流浪漢都多了不少。這讓我很為倫敦和其他城市的治安而感到憂心。
另外的人立刻反對
治安是一個很好解決的問題,而且倫敦城中有很多工廠還正在興建之中,我只擔心當這些工廠
建起來之后,我們是不是有足夠的工人
不錯,現在工人的數量才是最重要的。要知道,只有工廠的大規模生產模式才能帶來更大的利益。
工人的數量還遠遠不夠
最后,國會通過決議。
他們通過了整整2000多條法令,讓王室和貴族們占領了300多萬英畝的土地,而這些土地上的農民們被驅逐,成為無產者,最后為了養家糊口,他們不得不選擇進入工廠,成為了廉價的雇傭勞動者。
這是后話了。
十八世紀的時候,英國的工業發展遇到了一個瓶頸,那就是動力。
這個瓶頸在采礦業、航海業甚至是軍事上都顯現得特別的明顯。
然后,蒸汽機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