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趙匡胤坐在洛陽新都的酒樓最頂層的雅間里,悠然自得的看向剛剛開啟的天幕。還是這個位置好,不比宮中的高樓差。
而且,他很滿意的環視一下四周,不遠處就是皇宮的城墻,這次的宮城總算是比汴梁城中的皇宮要大了。之前的,憋屈得很。
總之,這樣的日子已經成為過去了,趙匡胤快樂的想。他又看向自己的右側,園林之外的道路走到盡頭,就是北宋新建的洛陽大學。
洛陽大學目前還只是個雛形,空有建筑,還未有真正投入教學,但洛陽已經涌入了不少的讀書人甚至是大家。
想必,這期結束后,關于洛陽大學的章程也就可以完全的落定了。思及此,趙匡胤更快樂了。
教育的重要性相信不用u主再多說什么。
就算是在街上隨便扯一個人,上至八十,下到八歲,都能說上一大堆。
春秋戰國時期的時候,我們就有了“孟母三遷”,現在,學區房學位房的概念更是深入人心,成為了新時代家長頭頂的一座大山。
可以說,華人對于教育的重視和愿意為之投入的心血以及金錢,在全世界來說都是出了名的。
這當然也是因為我們在這方面有著很好的歷史傳承。
科舉制,這一教育選材制度,即使放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獨一份,里程碑式的存在。古代。
恭喜高中
傳信官將新鮮出爐的科舉名詞送到成功登科的學子家中,贏得紅包和喜氣洋洋的鞭炮聲。之后,狀元巡游,赴宴曲江,頓時迎來人生最高光時刻。現代。
“我考上了”看到分數的一剎那,無數學子歡欣雀躍,和父母朋友擁抱。接下來,各種升學宴、狀元的電視采訪他們開始進入到人生的新旅程。u主私以為,在講古代教育的時候,可以將唐朝作為分水嶺。
而這也暗合了不同的統治形態。
唐朝之前,是貴族教育,也是貴族統治,唐朝之后,是精英教育,也是精英統治。
身處在分水嶺的唐朝,李世民對精英教育和精英統治還不是那么的印象深刻。但是對于貴族教育,貴族統治,他可太清楚了。
他在心中冷笑一聲3
4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可不就是貴族統治在世家鼎盛時期,皇帝不過是個符號。直到前隋,這樣的情況這才稍微好轉。
但一直到現在,貴族門閥依然勢大,七大集團根深蒂固。
他為什么要讓高士廉重排氏族志
僅僅是因為他要抬高皇族嗎
當然不是。
想要借此敲打士族門閥甚至是打破局面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至于精英教育
如此看來,門閥政治在本朝估計是結束了。李世民心下道,如今的科舉制度還是得改
而且要大改
他腦子里思緒萬千,忍不住咳嗽了兩聲。
旁邊的李治有些擔憂,趕緊命旁邊宮人呈上毛裘來父皇,可要召孫道長前來診脈父皇這幾年的身體顯然大不如前了,他看著十分憂慮。李世民“無妨,不過是咳幾聲罷了。”
他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能活到現在,已經比之前仙畫所預言的多了好幾年,該知足了。不過,他瞇起眼睛,拍了拍身邊李治的手。要趁著這兩年把該改的都改了才好,讓稚奴到時候也省去一些功夫
唐朝之前,教育主要針對的是貴族以及士族子弟。周朝從上到下的階層是這樣的,周天子諸侯卿大夫。
貴族壟斷著絕對的權力,并且通過世卿世祿制將這種權力沿襲了下來,這其中就包括受教育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