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東方朔只是微微一笑,并不接茬。
而在另一邊的桑弘羊,完全顧不上自己的“同黨”,還在琢磨制衡和一棍子打死的區別。
好了,我們繼續來說桑弘羊,哦不,劉晏。
劉晏運用桑弘羊的均輸法,倒不是為了賺錢和打擊豪商,而是為了解決一個十分難的問題,那就是如何保證“常平倉”的正常運轉。
常平倉其實就是官方的糧倉,很重要。糧價高的時候拋售一點,糧價低的時候囤一點,這樣呢才能保證糧價的穩定,并且在有災荒的時候可以更快的進行賑災。
一般每個州縣,都會有常平倉的存在。
但限于運輸和通訊的不靠譜,古代很容易就出現山高皇帝遠的現象,那些掌管了常平倉的官員們,日子一久就難免犯一點小心思小錯誤。
暗夜。
一隊隊士兵層層疊疊的包圍住了常平倉,舉起的火把立刻將常平倉的周圍照得宛如白晝。
“拿下”
隨著怒喝,原本在常平倉值班和守衛的人都被外調而來的士兵所逮捕,顫顫巍巍的跪在地。
從朝廷過來的欽差大臣在軍士的護衛下來到前面,看著自己眼前巨大的被燭火照出輪廓的糧倉,沉聲道“開倉”
隨著沉重木門的開啟,他們走入到糧倉內,開始從外到內逐次抽檢其中放著的糧食。
利刃插進米袋,里面的東西隨之傾泄而出。
外面的,是正常的糧,到了中間
,
變成了陳腐爛米,
到了最后,依然變成了細碎的小石塊,連一顆糧都看不到
欽差的臉已經變成了鐵青。
鏡頭一轉,在剛剛死去的糧倉主官的靈堂上,欽差帶著士兵闖了進來,準備開棺,被主官的家人們悲憤制止。
“我父親身為朝廷二品命官,平時清廉節儉,連衣服破到必須要打補丁都不忍丟棄。你等污蔑他貪腐,又要在靈堂之上開棺,這是對他莫大的侮辱”
有人憤慨不已,也有人面露出游移的心虛之色。
軍士按住在場的主官家人,并且暴力開啟棺材,場面一度變得極為混亂。
只是,在棺蓋被開啟后,所有人都安靜了。
棺材內被盛滿了金元寶,滿滿當當,連尸體都被遮蓋得看不到一丁兒。
欽差冷漠又同情的對死者的兒子道
“你的父親用陳米和砂石替換常平倉中的糧食,又發明了雙層倉,瞞報存糧,再將替換下來的和沒有入倉的糧食轉賣給米行,牟取暴利”
“他不僅貪腐,而且是本朝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巨貪”
朝廷不僅要給地方出保管費,還很難監管這些保管的地方官員。
到了唐朝的時候,李世民覺得這事兒太費錢,就將常平倉改成了“義倉”。就是老百姓們自己存一部分進去,等于交賦稅,然后讓地方官員保管,中央不再另外出保管費。
如果有災荒的話,地方官員就可以動用里面的存糧。
就,說實話,這政策是有那么一點點犯懶的。
屬于躺平擺爛。
到了后面,執行不下去了,因為根本沒起到平抑糧價和官員監管的作用。
百姓們最愛看的就是這樣的小劇場。
在看到倉內糧食被調包的時候,大家想起災情時的慘況,一個個都捏緊了拳頭。
毫不懷疑,假如這些官員在現場的話肯定會被老百姓們用活活的砸死。
那可是他們的救命糧
在看到揭開棺材時那露出來的閃閃金光,天下一片嘩然。
“狗官”有人忍不住破口大罵。
“裝模作樣的偽君子”
有人有些糊涂“那他放在棺木里干嘛”
“你傻呀”旁人恨鐵不成鋼的看他一眼,“他死之前肯定想著棺材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沒人敢去開棺。但只要等欽差一走,他那些知道內情的家人就可以去開棺拿錢了”
“原來如此。”那人恍然大悟,然后狠狠的往地上啐了一口“狗官就死了便宜他了,就該被千刀萬剮”
民間百姓最恨此等貪腐,尤其是貪墨糧食的官員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