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晏的大數據工作在唐朝是怎么開展的呢
首先,是基礎工作。
他在全國重要州縣的驛道上都設置了無數的驛站,
,
地方上負責管理常平倉的官員和其他和財政相關的官員,每日都必須要呈上報表。
這些報表會由快騎每天送到長安,交予給劉晏。
夜晚。
常平倉的主官正在伏案奮筆疾書,他的妻子貼心的端來甜湯
“您歇歇吧,這東西昨天不是也寫了嗎”
主官皺著一張臉,手上的筆不停“你是不知劉尚書有多嚴苛這每日的糧價、近年來的糧價還有各地特產和貢品的價格,都要詳細記錄,再送到長安去。一日不寫,問責的文書就要下來了。”
所以他每日都派了下面的幾個小吏分頭去打聽物價。
至于為什么要派幾個,當然是為了避免有人弄虛作假。
主官夫人驚嘆“可今日的糧價送到長安,最快也要兩日,那到時候不還是會有變化”
“沒有大事發生的話,兩日的變動不會很大。”主官解釋道,“且朝廷每隔一段時間會出一份指導價格,假如遇到情況緊急,我們也可以根據這個價格直接采購或者是拋售。”
“只不過,假如價格越高,可以采購的數量就越少。”
主官講得興起,索性翻出了前不久收到的公文給妻子看。
他的妻子接過來一看“如果糧價是500文,就最多只能采購十萬石,如果是200文,最多就可以采購四十萬石。”
她也是知書達理的,一看就明白了過來“所以即使是價高,但因為采購得少,朝廷的損失也就相應的少。”
主官贊許的點頭。
就這樣,通過每天得到的這些數據,劉晏可以清楚的知道各個地方的物價變化以及市場的變化。
秦朝。
“這就是多修路的好處啊”
蒙恬忍不住道。
他看得十分有同感,不僅僅是劉晏的工作,其實軍事上更需要有四通八達的道路,才能更快的得到各種訊息,更快的把軍隊給鋪到各個地區。
就好像之前完工的秦直道,就讓秦軍進入到草原了極為方便的一條道路,縮短了不少行程。
自從陛下開放給民間商用之后,據說現在有不少商隊都開始往那邊走,秦直道所經過的一些郡縣也逐漸的變得繁榮起來。
這也正應和了仙畫所說的“要想富,先修路”。
嬴政顯然也想到這一茬,對監工建造了秦直道的扶蘇與蒙恬,主要是蒙恬十分的滿意
“在下一個五年里,朕要看到從咸陽到周邊各郡縣,都有秦直道相連。”
蒙恬和李斯等立刻反應過來,陛下這里說的“秦直道”指的是修建起來更方便而且更快的水泥路
。
幾人粗略算了算,
只是周圍郡縣的話,
五年的工程量也不算是很夸張,于是立刻捧場回應
“謹遵陛下旨意”
李斯心中閃過念頭五年計劃陛下終歸要按照這個方式來實行了。看來后面應該就會正式提出來,自己必須要先打個腹稿才行,到時候勢必要提出一些能夠被采用的方案出來,別被其他人搶了先
唐朝。
李世民原本還有那么一點點不服氣,覺得自己的“義倉”之法也不算是太差,但看了劉晏的操作后有些心悅誠服了。
“此人果然聰慧過人竟然能想到如此辦法。”
天可汗陛下對后世的臣子大加贊賞。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
戶部尚書立刻反應過來“他下發的那個指導價格,其實還可以防止下面的官員虛報價格。”
反正他們只能按照價格來,即使是把原本賣100文的故意報成500文,因為買得少,那貪墨也就有限,朝廷的損失也就會小。
長孫無忌也很欣賞這個做法“且他每日都能收到各地傳來的價格,下面的官員們即使有心也不敢做得太過。”
100文最多報成120,再高可能就要引起懷疑了。
幾位貞觀老臣們欣喜的道“陛下,此法可用”
李世民微笑頷首,對身邊李治說道“記下來了”
李治微微一愣,看著父親飽含深意的眼神和已然出現衰老之姿的面容,明白了過來,心里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