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小柒還特意放了一張圖,文字解釋了一下準備金的概念。
其實就是現
在的央行在發行貨幣的時候,發行多少面額一般就要按照比例來準備擔保金。
一般為黃金或者是白銀。
要允許老百姓用紙幣向國家兌換黃金和白銀。
一直到成化年間,才有一位叫做丘濬的官員提出來“物與幣兩相當值”
的觀點,認為該銀鈔并行,但那時候寶鈔已經全無信用,只能在明中期就黯然退市。
北宋。
蘇軾又長嘆了一聲“仙畫說得對罵得好”
將他徹底罵清醒了。
讓老百姓們手里的錢不再是錢,卻掠奪走他們家中的金銀財物,這才是真正的與民爭利
王朝云見他有些頹唐,安慰性的又給他斟了一杯酒。
明朝。
朱元璋這次倒是沒有發脾氣,只是靜靜地坐在龍椅上,臉色略有些不好看。
“朕明明下過旨意,即使是舊鈔,只要無污損也可以照常使用照常收稅不允許提價”
可是這條旨意執行起來就是他娘的很困難
朱元璋開始痛罵起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吏們,罵到吹胡子瞪眼,口干舌燥,最終咕嚕咕嚕的灌了兩大口水這才作罷。
朱棣這才敢進言“父皇,兒臣以為或許可以學習后世的準備金。”
他剛剛可是聽得很仔細。
想來這準備金定是行之有效,才成為了后世的固定做法。
而且,假若他是百姓,如果知道手中寶鈔可換金銀,那心中也覺得安穩一些。
朱元璋沉思“要著人好好商議此事。”
既然明白了大明寶鈔的一些弊端,那就要痛定思痛,能改進的改進,不然這仙畫白看了
北宋的趙匡胤同樣在琢磨著準備金的問題。
宰相趙普開始犯愁了
“官家如今大宋境內白銀和銅都緊缺很”
上哪兒搞那么多白銀黃銅什么的來當準備金
戶部的官員也站了出來“臣聽聞在益州等地都已經開始使用鐵做錢幣了,就是因為缺銅。”
趙匡胤犯難了,立刻想到“這莫不就是交子從益州先出現的原因”
因為沒銅啊
這時候,趙德昭眼睛一亮,激動的小聲喊了出來
“父皇還記得之前的仙畫曾經講過,在海外諸島,有著大量的金銀銅礦”
據他所知,大宋民間的商船這兩年都在往那邊跑,而朝廷的船隊也快要組建完成了
大宋君臣上下對望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興奮之情。
這簡直就是瞌睡遇到有人送枕頭啊
讓我們回到紙制貨幣的開端。
北宋出現紙質貨幣這樣的產物并非偶然,一個是它商業發達超出以往任何朝代甚至是之后的朝代,另一個則是因為當時銅錢和貴金屬短缺,發生了“錢荒”,根本沒辦法應對越來越繁華的商貿。
明朝其實也是這樣的。
寶鈔退市后,白銀成為了主要的流通貨幣,明朝后期因為白銀不足而導致了嚴重的經濟危機,被很多歷史學家認為這也是促使明朝最終覆滅的主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