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開始變成浮動制,黃金成為了過去式,不再成為硬通貨。
接下來,漂亮國用美元織造的一把巨大鐮刀要出場了。
那就是美國發行的國債。
明朝。
張居正的臉色淡淡,搖頭道“身為上國,卻只考慮到如何掠奪財富,卻無視百姓苦難,毫無仁慈與責任之心。這樣的王霸之路,想必也不會長久。”
他當然知道朝廷在對外的時候需要冷酷,需要權謀,需要先考慮到自己的生存,但是身為被上千年華夏文化浸潤的人,認可的依然是君子之風,心里依然存著光輝的理想。
可以不擇手段,可以用盡心機。
但絕不是這樣的沒有底線。
“天道守恒,”張學顏也不認同這樣的政治主張,“總有一天,這些東西都會反饋到自身。”
此時,他的偶像劉晏正在琢磨國債這個東西。
“之前在講英格蘭銀行的時候提過,”他的記性極好,從小時候起就過目不忘,“英國也發行國債,然后會對其他人售賣。”
“就好像錢莊說要發行一種新的券,讓其他人去購買,然后等時間一到,再返回一定的利息”
不得不說,他還真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他的下屬倒吸了一口涼氣“這豈不是真正的空手套白狼”
劉晏意味深長“那得看是誰發的。如果是現在,陛下成立了銀行,說要對外發行國債,你買嗎”
下屬和他關系極好,看了看四周沒有外人,很坦率的道“屬下可能會考慮一二。”
劉晏又問“若現在是貞觀朝,太宗皇帝陛下發行國債,你會買嗎”
下屬眼睛一亮,當機立斷“買
肯定買”
太宗皇帝陛下,那可是全唐人的偶像,妥妥的白月光的存在。每一個大唐人都銘記著他的光輝。
換了是這位陛下發行的國債,那肯定是有保證的,自然會買
劉晏笑起來,心中滋味復雜“所以你看,主要還是看誰發的。”
這信用,有人靠的是人品口碑,而有人靠的是威權。
美國,顯然是后者。
大家經常在新聞里聽到“外匯儲備”這個詞。
這東西主要是國家為了應付國際支付,而以外幣的形式來持有的資產。其中,作為通用貨幣的美元自然成為了首選。
新聞節目里,新聞主播正在播報剛出爐的新鮮數據
“截止到九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151億美元,受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的綜合影響,較8月末下降450億美元。”1
所附帶的畫面是停泊在各大港口的巨大貨船以及碼頭上密密麻麻的集裝箱。
外匯儲備并非全部現金,有一大部分都是美國國債。
因為巨大的進出口量以及國際貿易量,現在華夏是最大的外匯儲備國,我們也是美國最大的債主。
而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欠債國。
他們對外欠的國債達到了30萬億美金比一年的總gd還要多得多。
這么多國債會還嗎怎么還
還是那位經濟學家正在節目中接受采訪。
面對主持人的這個問題,他的笑容意味深長,還帶著一點諷刺
“站在美國政府的立場上,他們為什么要還呢或者說,他們如果想要還掉舊債的話,很簡單,只要發行新債就好了。”
“美國的國債并不愁賣不掉,即使是金融危機的時候,也依然多得是想要購買美債的國家。”
鏡頭一轉,來到了新聞畫面。
“今日,美國國會批準提高美國國債上限,財政部計劃投放14萬億美元的國債,讓我們聯系正在華盛頓的記者”2
第二把鐮刀是美元的利率和升值貶值。
而這一切都控制在美聯儲手上。
當它發現它自己的出口需要加大的時候,它就會讓美元貶值,這樣美國的商品價格對其他國家來說就具有極大的競爭力。相反,當它需要更多的外國商品進口的時候,就會讓美元升值。
而其他國家的貨幣,只能跟著美元升值或者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