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的源頭是炎黃兄弟會的趙廣仁,也就是早些時候帶領受傷士兵進入聚居地,身穿銀白色P-62型動力裝甲的人。
他們本來是要前往青城鎮探視那里的鎮長,抵達目的地后才發現受獸潮影響,青城鎮的居民全都逃離鎮子。之后跟隨馬路上的足跡到了南邊的汽車墳場,在那里遭遇炎黃兄弟會殉道者的突襲,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傷的結果。
再后來他們一路逃亡,抵達瑯琊聚居地。
昨晚來自瑯琊市廢墟的導彈襲擊,便是炎黃兄弟會殉道者的作為。
好在城防軍反應及時,第一時間展開反攻,讓炎黃兄弟會殉道者為他們的惡行付出應有代價,想來那些不人不鬼的東西在見識到城防軍的厲害后,短時間內不敢再進犯瑯琊聚居地。
在此之后,兩位城主考慮到青城鎮居民是受炎黃兄弟會殉道者的戕害慌亂入境,再加上趙廣仁的誠懇請求,為了照顧炎黃兄弟會的顏面,決定放他們回去,同時提供一定數量的干糧用以度過這段艱難時期。
眼球機器人的廣播大體就是上面的意思。
雖說杜松不清楚炎黃兄弟會殉道者與唐巖之間發生了怎樣的矛盾,有過怎樣的爭斗,更不清楚袁愛華、趙廣仁與兩位城主之間有怎樣的談話,單純從結果來看,可真是你好我好他也好。
昨晚攻擊瑯琊聚居地的明明是唐巖手下戰斗力量,現在愣是被宣傳口說成是炎黃兄弟會殉道者的惡行。為了佐證這一點,城防軍甚至運回一批半獸人尸體。
兩位城主與司令官先生以此證明昨夜行動沒有無功而返,城防軍戰果輝煌。
同時還解決了青城鎮居民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的難題。
是炎黃兄弟會的人請求城主放人,本著人道主義原則,兩位城主非常厚道地宣布放人,還免費提供一批干糧給那群家園受襲的可憐人。
毫無疑問這會為瑯琊聚居地贏得一些好名聲,濟城方面也會給予盛贊。
另外還可以打臉建康市與21區。那些家伙不是不上鉤么,不是要看瑯琊聚居地的笑話么?他們不做和事佬,還有炎黃兄弟會呢。
對于趙廣仁來講,他的作為代表了炎黃兄弟會的利益,既可以將炎黃兄弟會殉道者撕毀約定入世這件事昭告世人,又可以為炎黃兄弟會贏得來自華東地區廢土居民的好感,還能賣唐巖一個人情,何樂而不為呢?
杜松不知道趙廣仁是怎么想的,如果換成他,在見識過唐巖的本事后,一定會想方設法獲得好感與認同。所謂多一個朋友多一條出路,這句話放在絕大多數環境下都適用。
對于唐巖本人呢,好處自然便是依依同青城鎮的人平安脫險。
最后就是雷橫與袁愛華了。
引薦趙廣仁給兩位城主。從大局出發,他們為瑯琊聚居地進退兩難的困境提供了解題之道,算得上大功一件。對個人而言,每個月每人可得10支“極樂世界”,能夠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
當然,上述好處的代價是欺騙同僚,勾結潛在敵人,但……只要他們不說,唐巖不說,誰會知道呢?而且換成其他軍隊官員,恐怕也會做此選擇。
要說會不會有例外……杜松不認為會有例外,畢竟土壤已經污染敗壞,那些成長起來的植株又如何結出干凈甜美的果實?
這一刻,杜松對于唐副團長的佩服之情,真是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他利用了每一個事件相關者的心理與屁股,他滿足了每一個事件相關者的利益訴求。
就拿杜松自己來講,作為事件的親歷者與參與者,往后雷橫與袁愛華在對待老父親的時候會是一個什么態度?用膝蓋想想也能明了。
管理層在慶祝事件得到圓滿解決,下層在對炎黃兄弟會殉道者議論紛紛。只有區區四人知道戲臺的幕布后面藏著一只翻云覆雨的黑手。
當最后一名士兵扛著班用機槍打身前走過,眼球機器人也離開長道,拐入左邊的街區。
杜松揉了揉微微發緊的面皮,轉身走入房間。
讓他詫異的是唐巖不知什么時候醒來,正坐在王將軍對面的椅子上喝杯里隔夜的茶水。
咕咚。
杜松咽了口唾沫。
唐巖對他笑笑:“為什么這樣看著我?”
“沒……沒什么。”杜松跟著笑了笑,然而笑的很不自然,表情十分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