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冷笑一聲去,怎么不去人家這不是已經鋪好一切等我們去,怎么好叫他們失望呢。
他轉頭看向釋道玄“現在天氣還冷,你最好帶個帽子,再換身皮草。”
釋道玄
早已經鍛煉出一身氣血的釋道玄下雪天都不穿皮草,更別說這個天了,真要戴帽子穿皮草能把他給熱死。
只不過,他也知道江流是什么意思。
江流這是不想表露出取經組的傾向,他既不向著佛門,也不向著道門,只打算以第三方的身份入局,把車遲國里的佛道之爭攪個稀巴爛
在江流的堅持之下,釋道玄還是戴了帽子,換了衣服,只不過沒有穿皮草。
幾人快馬加鞭,兩天就到了車遲國城門口。
那些和尚還在干苦力。
城門口的士兵一看江流是個短發,二話不說就要把他扣留下來。
“我是大唐使者,你去問你家國主,可敢將我下獄”
他們也不敢掌主意,留下兩個看守取經人,另外兩個直接去稟告上司。上司又去請教國主,一來二去耽誤了一些時辰。
來時,國王領著王后都來了。
幾位果真是大唐使者
江流將通關文牒交給國王檢查。
這通關文牒上已經蓋了幾個國家的王印,最前面的一頁則是大唐國主的印章,寥寥幾句話也是盡顯霸氣。
南瞻部洲大唐國奉天承運唐天子牒行切惟朕有涼德,嗣續丕基,事神治民,臨深履薄,朝夕是惴。
前者,先救涇河老龍,獲譴于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陰司,已作無常之客。因有陽壽未絕,感冥君放送回生,廣陳善會,修建度亡道場。
感蒙救苦觀世音菩薩,金身出現,指示西方有佛有經,可度幽亡,超脫孤魂。特著使者,遠歷千山,詢求經偈。倘到西方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放行。須至牒者。
大唐貞觀一十四年,秋吉日,御前文牒。1
整個牒文內容很簡單,先說明自己低調有實力,大唐國富力強,就算是地府閻君也說得上話。再說明取經人有背景,是觀音菩薩親自點化。
最后表示,如果我大唐的使者路過了你的地盤,請照牒放行,不要斷了你我善緣。
至于斷了善緣的后果會怎么樣,自己想象吧。
低調禮貌的同時又彰顯了霸氣。
天朝上國氣象盡顯。
車遲國國主果然被震懾到了,無論這牒文中的哪個背景,都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倘若他不讓唐朝使者過去,指不定下一次來的就不是使者,是唐朝的大軍。
這都是誤會,是誤會一場。國王將通關牒文交還給江流,直接命令眾人“來人,備宴席寡人要宴請唐朝使者”
“是”
就在這時,突然一陣怪風襲來。
釋道玄頭上戴得嚴嚴實實的帽子就這被風吹到了地上,露出了他那顆油光發亮的大光頭。九個結疤,被看得清清楚楚。
“是個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