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要毀晉室基業
“君上三思,此事萬萬不可啊”想到先君的大恩,侍人壓下恐懼,趴在地上不敢領命。更壯著膽子規勸,期盼晉侯能改變主意。
“大膽”
晉侯勃然大怒,騰地站起身,一腳踹向侍人。他用了十成力氣,侍人當場栽倒,嘴角流出血絲。強忍著胸口劇痛,侍人迅速爬起來跪好,拼了命地懇求晉侯,千萬不要做下錯事。君上,一旦送出臨桓城,再難有收回之期。日后祭祀鬼神,如何告慰先君住口,你這刁奴
晉侯怒不可遏,回身拔出長劍,就要刺向侍人的脖子。寡人殺了你
君上殺仆,仆不敢有怨言,還請君上收回成命,萬不能毀晉
殿內的聲音傳出殿外,侍人婢女噤若寒蟬。
林珩恰好來求見,同行有兩名老者,一為宗,一為祝,手中捧有骨板和竹簡,專為祭祀請示晉侯。
三人登上臺階,殿內嘈雜立即入耳。
侍人們戰戰兢兢,通報時遲疑不決,顯然知曉殿內正發生些什么。宗和祝臉色難看。
宗是先君的兄弟,也是晉侯的長輩,掌管宗族事務多年,在晉室德高望重。他私下聽聞晉侯狂悖無道,今日還是頭一次親眼目睹。
君上何其荒唐
見到滿身鮮血被抬出來的侍人,宗怒發沖冠,揮開擋路的侍人,登上最后兩級臺階,大步闖入殿內。
幾乎就在同時,門里傳出他的咆哮聲不修德行,暴虐濫殺,枉為一國之君
先君在位時,宗曾為一員悍將,隨大軍南征北討,斬獲戰功無數。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場國戰,他憑一己之力掀翻敵人兩駕戰車,生擒敵方中軍將,威名遠揚,震懾敵膽。
先君薨后,他不再參與軍事,專注于宗族內部事務。只是隨著年齡漸長,火爆脾氣依舊不減,反而更勝早年。
近些年來,晉國朝堂烏煙瘴氣,他對晉侯早有不滿,一直引而不發。如今林珩歸國,晉侯的種種作為屬實晃謬,他忍無可忍,終于徹底爆發。
”明日祭祀,君上不寫祭天地文,不召見公子珩,不問祭祀犧牲,反在宮內染血,是要激怒鬼神降禍晉國
咆哮聲猶如雷鳴,可謂震耳欲聾。
祝常年為晉國祈福,深知祭祀重要,對晉侯此番作為同樣不滿。雖沒有開口指責,臉上神情一樣難看。
目前的情形,通報與否無關緊要。林珩示意侍人退下,和祝一同走入大殿。跨過殿門,地上的血痕闖入眼簾。暗紅拖曳出一段距離,可見侍人受傷不輕。
循著咆哮聲望去,就見宗一把搶過晉侯手中的寶劍,兩只大手用力,竟然將劍身彎折,足見力量驚人。
內政不修,軍權旁落,朝堂一片混亂。如今還要怠慢祭祀,君上,你如何面對列祖列宗宗多
年不入朝堂,不代表手中無權。
怒晉侯不爭,恨其不聽勸解,固執己見,肆意妄為,更對其偏寵妾庶蔑視禮法深惡痛絕。他幾乎是指著晉侯的鼻子破口大罵,壓根不給對方反駁的機會。
先君陵墓遇水,我同祝、卜離城半載,君上寵幸小人偏愛妾庶,愈發糊涂。如今公子珩歸國,君上當行祭祀,敬告天地鬼神,端本正源,以治國體
宗滔滔不絕,有理有據。
晉侯臉色陰沉,沒有立場反駁。
看到林珩入殿,他終于有了發泄渠道,怒斥道“逆子,寡人不曾宣召,誰許你進來無法無天的畜生,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