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時分,城頭傳來鼓聲,雄渾的聲音壓過風雪,回蕩在天地之間。
三鼓過后,軍仆轉動絞盤,合力推動城門。伴隨著鎖鏈的摩擦聲,厚重的城門緩慢合攏,鑲嵌在門上的獸首閃爍寒光。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緊接著是急切的叫聲“慢,且慢”
甲士循聲望去,就見雪地中馳來一支隊伍。近百名騎士護衛一輛馬車,正向城門疾奔而來。騎士身著越國甲胄,拉車的馬足有四匹,可見車中人的身份非同一般。
是越人。
晉越以聯姻結盟,盟約中清楚寫明城池關卡不設限,允許兩國使臣往來自如。來者既然是越國人,自然要等待片刻,不能將其關在城外。鼓聲再次響起,不同于之前的厚重,而是三聲急音。
軍仆暫停轉動絞盤,門板停留在原地,直至越國一行人飛馳到城下,魚貫穿過城門。最后一名騎士馳入,厚重的城門開始移動。
一聲鈍響之后,門板合攏。
奴隸合力駕上門栓,在門后支起方柱。凜冽的寒風被隔絕在外,卷著碎雪敲打在門板和城墻上,發出陣陣聲響。
一隊甲士跑下城頭,攔住入城的一行人。越騎知曉規矩,陸續翻身下馬。
隊伍中的甲長回身請示車內,不多時車門打開,車內探出一只手,遞給甲長一枚銅牌和一卷竹簡。
甲長手捧銅牌和竹簡行至晉軍面前,張口表明身份車內乃是越國令尹,奉越君之命使晉,拜會國太夫人及公子珩。
晉軍甲長驗過銅牌,翻開竹簡瀏覽一遍,確認無誤后召來一名甲士,令其速報宮內,旋即舉臂放行。
宮門即將落鎖,請使君去驛坊暫歇,軍仆會帶路。多謝。
越騎抱拳后回轉,將事情報知令尹子非。
子非年過古稀,長途跋涉損耗不小,精神有些不濟。聞言沒有強求,下令隊伍前往驛坊,明日再正式拜見國太夫人。
先去安置。
諾。
晉國甲士讓開道路,越騎重新上馬,跟隨帶路的軍仆前往驛坊。
天色越來越暗,路上行人卻不見稀少。路旁建
筑亮起火光,靠近百工坊的一段路尤其熱鬧。令尹坐在車內,無需推開車窗就能聽到城民的議論聲。
大軍連戰連捷,聽說已攻打到嶺州城。公子珩率軍親征,有烈公之風
看不到城民的表情,僅從聲音推測,就能知曉他們的好心情。
晉、鄭相爭百年,終于要有了斷。
公子珩天縱英才
車輪滾滾向前,人群的聲音被拋在車后。偶爾有火光順著門縫和窗縫流淌入車內,短暫驅散黑暗,照亮令尹清瀍的面容。
長眉俊目,鼻梁高挺。三縷長髯飄在胸前,仙風道骨,儒雅非凡。隊伍途經百工坊,一陣喧嘩聲傳來,似雷聲轟響,喜悅和興奮的情緒瞬間爆開。
鼎成
幾名主事奔出坊門,滿面紅光,一臉興奮之色。
“刑鼎已成”
守在坊前的幾名中大夫停止交談,顧不得儀態,三步并作兩步沖入門內,速度快得超出想象。主事停頓片刻,只覺一陣風刮過,中大夫已掠過身側。
幾人轉過頭,只能望見遠去的背影。
想起百工坊的規矩,主事同時哎呀一聲,忙不迭追了上去,急呼道等等,您不能進去中大夫迫不及待,當場破了規矩。主事連連跺腳,終究沒能追上。坊內的匠人顧不得許多,完成林珩的吩咐,都是興奮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