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人的血性被激發,為爭勝全力以赴,無人手下留情。不時能看到騎士被挑落馬下,步甲在戰斗中受傷。折斷的矛戈倒插在地面,足見戰況激烈。
戰斗進入白熱化,雙方混戰在一起,一方布局開始呈現,情況逐漸明朗。
高臺之上,林珩看出戰局變化,料定勝負將分。
“費廉看似占據優勢,實則踏入危局。”
正如他所言,聲音落下不久,智陵再次揮動令旗,包圍圈順利合攏。費廉發現身陷重圍,卻已是回天乏術,敗局已定。
“擊鼓。”林珩下達命令。
馬桂和馬塘替代軍仆擊響戰鼓,鼓聲傳遍校場,宣告操練結束。
雙方殺紅了眼,三鼓之后方才罷兵。
甲士陸續分散開,重新整理隊伍,撿拾起兵器,帶走受傷的同袍。
“集結,速”
智陵和費廉策馬奔至前方,單臂高舉令旗,又同時放平。追隨兩人的騎士穿梭在隊伍間,以旗令調動眾人,促使隊列盡速嚴整。
全軍列隊完畢,鼓聲告一段落。
林珩按劍立在高處,陽光落在頭頂,眾人看不清他的面容,卻能聽到他的聲音“諸君壯士,勇甚”
語氣平穩,未
見慷慨激昂,仍令眾人心潮澎湃,喜不自勝。
聲音短暫停頓,林珩的視線掃過臺下,繼而上前半步,繼續道“天子下旨,封寡人侯伯,代天子出征伐,召諸侯討逆。”
此言一出,眾皆震驚。
侯伯
代天子討逆
上京來使不是秘密,肅州城內早就傳得風風雨雨。單沖行刺君上不成,被副使刁泰擊殺,尸首懸于城墻,往來城下有目共睹。
侯伯曾有先例,諸侯奉詔討逆也不稀奇,可代天子出征伐卻是聞所未聞,如何不令眾人大吃一驚。饒是智陵和費廉也難穩情緒,仰望高臺滿面驚詫。
林珩要說的不僅于此。
“昔有鄭侯困我父,寡人滅其國;今有蔡侯囚晉使,寡人亦將問責。下月豐地會盟,諸侯齊至,天子旨意宣于眾,寡人代天子出征伐,送公子齊歸蜀,討叛逆之臣”
聲音隨風流淌,眾人側耳細聽,無半分嘈雜。
“新軍初建即有滅國之功,世所罕見。寡人意軍功授田,章程擬定,不日宣于朝中,廣告全國。此外,寡人意軍功授爵,凡國中將士,不論出身,皆以斬首論功,以首級賜爵”
“氏族無分嫡庶,國人、庶人無分血脈,斬首一級得田,五級賜奴仆,十級以上者授爵,鑄鼎為法,萬世銘刻”
校場內鴉雀無聲。
所有人瞠目結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授田,賜爵,鑄鼎為法,萬世銘刻
眾人心頭狂跳,耳畔嗡嗡作響。
無論是出身家族旁支的將校,還是世代從軍屢立戰功的國人,亦或是破格從軍的庶人,這一刻都是心潮涌動,激動的情緒難以抑制,似烈焰騰起,瞬息燎原。
“愿為君上效死”
一道聲音響起,仿佛野火蔓延,一成十,十至百,再至千。
千人一語,同聲一言,聲音似驚濤拍案經久不絕。
轟
鈍響聲連綿不斷,騎士下馬,車兵走下戰車,與步甲一同手拄兵器單膝跪地,吼聲匯成一股,震撼寰宇。
“愿為君上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