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原坐在左班上首,目睹氏族的表現,自始至終保持緘默。
遙想先君在時,他也曾在朝會聽政,還曾做過登上君位的美夢。如今回想起來,不免哂笑。
“果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他不及林珩,遠遠不及。
換成是他,晉國朝堂絕非今日局面。
不提勛舊各家,新氏族也不會如臂指使,更不會俯首帖耳。鹿敏是他的舅父,必然會扶持他。但一切不是平白得來,勢必要付出代價。
氏族渴望權柄,這種渴望烙印在骨子里。
不及林珩強勢,缺乏縝密的頭腦和鐵血手段,遲早落得先君同樣境地。
先君還能把控朝堂,令氏族互相制衡,換成他和大兄,注定會被氏族壓制,甚至淪為傀儡。
公子原想得越深,對林珩越是欽佩。回想當時的自己,只覺目光狹隘,感到羞愧不已。
見他深情變幻,田齊心有猜測,卻是閉緊嘴巴一個字都沒問。
在林珩面前,公子原是螢火之光,不值得一提。換成旁人,例如自己,他仍是大國公子,手握虎符,率軍屢立戰功,短短兩年聲名鵲起,在諸侯公子中不容小覷。
“皓月之輝,云泥之別。”田齊嘆息一聲,這就是大國與小國的區別。現實如此,自怨自艾無用,鉆研學習、銳意進取方為存身之道。
他陷入沉思時,林珩已轉身登上臺階,重新在屏風前落座。
智陵三人手捧鐵劍歸列,觸碰鐵的質感,難得情緒外露,嘴角的弧度壓都壓不下去。
“豐地會盟之上,諸國定夏末出兵,討逆信平君。”林珩再次開口,視線落在田齊身上,“公子齊,寡人助你歸國平叛,望能信守承諾。”
兩人交情雖深,不能替代國家利益。
林珩提出條件,田齊沒有二話,心甘情愿接受。
“齊誓言天地鬼神,歸國之日,讓爐城于晉,謝君侯相助,永結兩國之好。”
爐城是林珩提出的條件,他與田齊私下商定,一直未宣于朝中。
氏族們聽到這座城池,第一反應不是驚訝和質疑,而是茫然。
爐城荒蕪蕭條,是一片不毛之地。雖在蜀國境內,卻沒有甲士屯
守,鄰國更不會爭奪。這樣的地界,晉人自然少有聽聞。
故而林珩提出爐城,群臣一片茫然,不知城池所在,也不知這座城有何不凡之處。
“莫非土地肥沃”
“不曾聽聞。”
“人多”
“蜀地人口有限,國都也不過萬人。”
“那是為何”
眾人想不明白,但無一質疑林珩的決斷。
在氏族們看來,國君行事高瞻遠矚,絕不會無的放矢。哪怕與公子齊交情莫逆,也不會枉顧晉國利益。
“此地必不同凡響,只是我等孤陋寡聞,暫不得而知。”
勛舊這般想,新氏族也是一樣。
君上不會做虧本買賣,一定是他們知道得太少。必要盡快查清此城,以免日后一問三不知,貽笑大方。
晉國氏族戰斗力強悍,行動力也難有人能出其右。
待到朝會結束,眾人出宮登上馬車,一路上緊趕滿趕,只為盡快歸家找出答案。
數十輛馬車穿行城內,速度飛快,掠起一陣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