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辭想了想“靜香書院山下有片果園,眼下正是荔枝成熟之際,可以帶你去摘果子吃。”
“太好了,我喜歡摘果子。”
容辭莞爾。
心下卻是琢磨著另一件事。
上輩子,宋缊白與戚婉月雙雙離京,阿黎一人在襄陽侯府孤獨。看來他得早些讓阿黎入靜香書院了,屆時,他去別院陪她就是。
離開酒樓天色還早,阿黎難得出門,容辭索性帶她在街上逛了會。
小丫頭對什么都好奇,遇見吃的,站在攤旁眼巴巴地瞧。若遇見好玩的,也站在攤前不錯眼地看。
容辭都給她買,但凡她看上的,哪怕只瞧了一眼,容辭就讓侍衛給錢買下來。
阿黎雖嘴上說不必,可東西到了手中,唇角悄悄翹起來。
“還逛嗎”容辭問。
阿黎搖頭“不了,日頭越來越高了,熱。”
容辭牽起她“走,我送你回去。”
兩人經過一個賣扇子的小攤,阿黎停下。
“你想買扇子”容辭順著視線看過去。
攤主瞧見兩人穿著非富即貴,又是半大的小孩,頓時賣力吆喝“小姑娘要買扇子嗎我這圓的、方的、大的、小的什么都有。”
阿黎抬臉望向容辭“容辭哥哥,買兩把好不好”
“為何買兩把”
“我想買一把送給娘親,再買一把送給爹爹。這樣,爹爹和娘親高興,就不吵架了。”
她的話令容辭沉默。
小姑娘心思簡單,又豈會知曉大人感情復雜
但他不會拒絕她任何請求,只要她想要,他必定會給。
他牽著阿黎走過去,問“你想買什么樣的”
攤主也聽見了小姑娘剛才的話,忙夸“姑娘真有孝心,若是買給父親,這把折扇不錯,上頭還有名家題字呢。”
他展開把檀木折扇,看起來并非新物,是有人用過的,但上頭提的詩句令容辭目光一頓。
容辭問“敢問老板,這把折扇從何處而得”
攤主道“小公子果真有眼光,若是尋常人見了這把扇子肯定以為我拿舊物騙他,但其實,這把扇子大有來頭。”
攤主說起扇子來歷,直言是通過關系從某個大儒那得的。
容辭自然不會信,但扇子確實是真跡。
他拿過來瞧了瞧,說“這把包起來,我買了。”
這小公子連價錢都不問,果真是富貴窩里出來的,攤主心想。
他殷勤地包好扇子,又問阿黎“小姑娘,你娘親的扇子可挑好了”
阿黎看向一把金絲滾邊雙面繡的團扇,說“要那個。”
“好勒。”
這時,容辭又指著把題有蘇東坡詩句的折扇說“這把也包起來。”
阿黎仰頭問“容辭哥哥也買扇子”
容辭搖頭“這把給你爹爹選,適才那一把,我拿回去送友人。”
“哦。”
一下子賣了三把扇子,還都是價值昂貴的,攤主笑得合不攏嘴。
把東西包好后遞過去,順嘴夸了句“小姑娘,你跟你阿兄長得真好看,跟畫里的金貴人兒似的。”
“他不是我阿兄。”阿黎說。
“誒”攤主撓頭,意識到自己誤會了,有些窘促。
但緊接著,就聽小姑娘驕傲地說“他是我長大后的夫君呢”
話落,攤主錯愕,嘴巴張得跟雞蛋大。
而容辭,冷不防聽見小姑娘嬌嬌軟軟地說這么句,表情微微凌亂。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