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意下如何睿王妃問兒子。
“母親,”默了默,容辭道此事不急。
“我知現如今事多紛亂,不過成婚定在明年,
想必屆時事情都已經過去了,不算緊湊。”
“反正你們早晚要成婚,而且阿黎明年初就從書院結業了,正好娶回來與我作伴。”睿王妃笑道。
還有一點睿王妃沒提,那就是他們兩人都長大了,兒子又是血氣方剛的年紀,若是遲遲不把人娶進門,萬一鬧出點旁的事不好聽。
當然,她相信自己的兒子不是那種人,這些年從未見他身邊有過什么女人,在上向來把持得住。
可近來,她問伺候的小廝,得知他常常夢遺。估計是到了年紀,開始想那種事了。若再不成親,別說兒子難耐,她當娘的也不想兒子受那樣的罪。
況且,早娶早好,她也想抱孫子。
她欣慰地望著兒子,再次問“你覺得如何”容辭沉默,也不知在思忖什么。
良久,開口道“母親,此事過些日子再議如何”
睿王妃點頭罷了,想必你現在也沒心思談這個,那就再等等吧。
十一月初六,離鎮國大將軍斬首不到兩日。這天,有人擂起了登聞鼓。
登聞鼓歷代王朝皆有,懸于朝堂之外,百姓若有重大冤情,可擊鼓鳴冤。官府聞聲必上奏,狀紙直達皇帝或欽差大臣。
彼時早朝上,姚升平正在同兵部的人打嘴仗,忽聞鼓聲,皆停下來。這是登聞鼓的聲音一位約莫五十年紀的官員道。
臣已經快三十多年沒聽見這鼓聲了,上一次還是說到這,他倏地停下來。上一次還是睿王當東宮太子時,被人構陷圈禁,后來慶安大長公主為胞弟擂鼓伸冤。有人仔細聽了會,驚訝道就是登聞鼓何人如此大膽不知擂此鼓要受五十杖刑嗎
歷代皆有登聞鼓制度,前朝擊鼓之人需受五十杖刑,再加三十鞭刑,但此規矩嚴苛,往往擊鼓者還未訴冤便死在了這刑罰上。是以先帝將鞭刑祛除,擊鼓者只需受五十杖刑,且不論庶民皇室。
二十多年前,慶安大長公主擊鼓鳴冤,也生生受了五十杖刑,為此一生不能受孕,臀骨至今留有殘疾,差點都挨不過去。
不曾想,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又有人擊鼓了。
明惠帝坐在龍椅上,也聽到了,他眼皮一直跳,面色陰沉。
“快著人去看看是誰人擊鼓”
“是。”
擊鼓之人不是旁人,正是死去的繡娘曹善蓉的姐姐曹善芳。十一月的天寒冷,她衣衫單薄,身形瘦弱,卻挽高袖子,拼盡全力擂鼓。
皇上,草民狀告內閣知政姚升平,濫殺無辜,欺君罔上
此時,登聞鼓大堂外,圍了許多來看熱鬧的百姓。有人細細打聽得知狀告之事后,驚恐地瞪大眼睛。
這女子居然狀告姚升平,直指姚升平雇其妹妹繡制龍袍陷害鎮國將軍,事后將其妹妹殺人滅口,丟尸亂葬崗。
此狀一出,京城再一次炸開了鍋,比之以往更甚。
看熱鬧的人群逐漸沸騰起來,一傳十,十傳百,不到半天,幾乎全京城的百姓都圍攏過來。這時,眾人才恍然發覺賀將軍的事蹊蹺。
賀將軍從下獄到定罪只短短一個月,速度如此之快,像是有人故意引導輿論,百姓們被牽著鼻子走。
此前那些說賀將軍狼子野心的人突然不見蹤影,倒是出現了些為賀將軍鳴冤之人。這些人情緒憤慨,宛若燎原星火,只在人群中一點,百姓們紛紛為賀將軍喊冤。這聲音一浪高過一浪,直達皇宮金鑾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