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拽上呢,小男孩就哇嗚一聲“我錯了嗚嗚我錯了”
沈初一嘆息一聲“你為什么沒事就拽女孩子的頭發”
小男孩哭唧唧“我想、我想玩”
沈初一“那你下次就張嘴問能不能一起玩啊。長嘴不說話,咋滴,手能替你說話”
小男孩第一次見這么樣的小姑娘,兩三下就被訓得服服帖帖。他眨了眨眼,問“那我們能一起玩嗎
沈初一揚起一抹笑容不能。小男孩剛剛高興起來,這下又哭了。沈初一“小李啊,你得習慣。
這就是人生。
你又不是如意如意,哪能事事如你心意
“而且你剛剛欺負我了,還告狀,我是不能和你玩的。”名為小李的男孩被邏輯繞暈了,最后抓到了一個重點。
“那我怎么才能和你玩”
沈初一心想,下輩子吧。
但為了給這個小男孩的童年留下一抹溫柔,她說“你先不要欺負人,不要拽女孩子的頭發。”
一看小男孩的表情,沈初一補充“男孩子也不行。”
這么說完,沈初一真覺得自己長大了。
畢竟上輩子碰上熊孩子時,她的方法是發瘋中邪嚇回去。希望小李長點心,不然下一個被嚇的就是他。
結果這第二天,小李真的有在變。
老師嘆為觀止。
她聽到哭喊和告狀趕去的時候以為自己要面臨一場在過去出現無數次的小孩式吵架,卻沒想到,沈初一崽崽以一己之力扭轉了局勢,甚至還給小李以及整個班級都帶來了教育效應
不知道你們平時是怎么教育初一的,我想取取經。老師的雙眼里寫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她是個好老師,是真心誠意想要學習更多培育和教養小孩子的辦法。
奈何
沈婉根本說不出所以然,抬手偷偷掐了下盛明初的腰。盛明初反手抓住她,牽著她的手,同老師講了四個字。
自然生長。
老師悟了懂。
她深沉地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對此已有記錄。
盛明初雙眼含笑34
是呢。
沈婉在一邊維持著優雅有禮貌的表情,等走出辦公室,她瞪了眼盛明初。盛明初理直氣壯“我們對初一不就正是自然生長的態度嗎”
“對。”沈婉回。
換個方式叫放養。
初一這孩子太有自己的主意了,沈婉和盛明初通常只是尊重她,偶爾加以引導,根本沒有過多的干涉與強行的教育。
老師突然來求教育之法,沈婉和盛明初根本說不出一二,要說只能信口胡謅。這天回家,盛明初瞧著女兒,只嘆一聲三一啊,真有你的。三一是沈初一的小名。從三姨化音而來。沈初一“瞎,這算什么”
好戲還在后頭呢
接下來在幼兒園的每一天,沈初一充分貫徹了上課大字不識,下課張嘴訓人。憑借她這一張三寸不爛之舌,以及她哥周應淮打架的名聲,她都快把幼兒園的刺頭全都馴服了。
這下來跟沈婉夫婦取經的不只老師,還有各路家長。
連帶著沈立雪都被波及。
“這又是個打電話來問我你們怎么教孩子的。”沈立雪頭疼地掛掉座機,“有沒有天理呀幾年不說話,打麻將也不叫老娘,就為這跟我打電話
盛明初這可懂了沈初一那句這算什么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