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五趕緊向金老行禮,小心問他們三個做了什么事情。
金老如實回答,嚇得陶五后退三步,撿起污物袋里的藤條,沖出大廳。
正在這時,搶12床的女子跑得飛快攔在陶五前面,連連擺手。
女子不得不大聲說“他我以前在寺廟見過他們,每個人都有度牒,交了戒金在廟里做打掃差事。”
桃莊百姓們大驚失色,僧人可惹不起。
聽完金老的翻譯,大廳里的醫護們也驚到了,寺廟里的準僧人做殺人放火這樣的事情竟然毫不手軟,這大郢的僧人這么猖狂嗎
這到底是僧人還是兇嫌
女子跪在金老面前又說了許多話。
金老向醫護們講了不可思議的現實
般若寺住持張鼎是潤和帝親筆賜封的“張天師”,因為天師之名,般若寺的香火十分旺盛,國都城百姓常去寺內請愿還愿,據說十分靈驗。
但還愿的代價很高,百姓們這些年因為瘟疫地震和戰爭,生活非常艱辛,寄希望于宗教,求神拜佛是生活日常,香油錢和還愿金花銷很大,有些人甚至因為沒錢會而自斷手指來抵。
般若寺有大片封地和良田,僧人們不自己耕種,租給農戶,收取高額田租,逢年過節還要征禮佛錢,農戶忙活一整年,臨到秋收也只能勉強糊口,冬春挨餓是常有的事。
大郢寺廟和僧人地位很高,出門化緣沒人拒絕,尋常百姓根本不敢怠慢,要米給米,要面給面,即使家里沒有,也要想方設法借來。
否則,僧人就會說對佛不敬,“自作孽不可活”。
人的心理如此微妙,沒事心驚膽戰,一出事就是應驗,更加不敢拒絕。
不止尋常百姓,就連達官顯貴對住持和高僧們也禮讓三分,因此大郢的“禮佛”文化越發興盛,只國都城內外就有一百多座寺廟。
再加上大郢律法規定,寺廟的僧尼們不用交稅也不用服役,就有人不堪生活重壓轉而去當僧尼,因為人數眾多寺廟也越建越多。
有些寺高僧尼甚至不把里正村正放在眼里,遇到糾紛,囂張跋扈傷人也是常有的事情。
搶12床的女子向金老保證,這三名男子就是小般若寺的人,簡單來說,他們就是寺中高僧的爪牙,無惡不作。
搶救大廳的醫護們聽完這些,既覺得荒謬,更多的是憤怒,真是無法無天
鄭院長樂呵呵地囑咐王強“看好他們,可別讓他們在醫院出事。”
強哥明白話中話,立刻跑出去。
眾人心頭一顫。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