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大廳三樓,眼科臨時病房,大查房結束以后,花主任才發現一晃四天過去了。
第一批五十名瞽者,有四十三名病患可以出院。
眼科醫護們給每位出院的病患做好健康宣教,并囑咐他們,所以藥品的包裝,都在一個月后復查時帶上山來,飛來醫館要收回。
對病患來說,視力恢復是從未想過的意外驚喜,把飛來醫館的醫護們看成了再生父母,異常恭敬,謹記每一句話。
行完拜別禮后,每個人帶著各自的口服藥或眼藥水,站在自動扶梯上忍不住頻頻回頭,到了門診一樓,又向前臺、導診服務和志愿者們行了大禮表示感謝,這才走出大樓。
直到病人們走出大樓,前臺、導診服務和志愿者們才放松下來,大郢病患動不動行大禮的習慣,真讓人壓力山大。
醫院門外,負責“梯索”的崔家軍們引導他們下山。眼科臨時病房還沒能出院的,都是做了手術的,包括胡姬古麗。
古麗手術醒來后,右眼被紗布蒙著,有時癢,有時疼,有時覺得里面有異物怪異的感覺就沒停過,越是這樣就越擔心。
崔五娘看出了古麗的忐忑不安,安慰道“飛來醫館的醫仙們說了手術很成功,接下來就是好好休息、盡快恢復的事情擔心害怕都無事無補,好好躺著。
古麗手術前后都是柳巧照顧的,因為是卑賤舞姬的關系,每次見到錦衣華服的崔五娘就格外緊張,但她說的話一定認真聽。
崔五娘繼續安慰躺好,別胡思亂想,再過三日就可以拆紗布,熬過去就好了。古麗點了點頭。
隔壁房間的劉阿婆,被柳巧照顧得很好,兩人常說以前當鄰居的趣事,劉阿婆遵醫囑服藥,完全沒了那晚暴起的影子。
以至于柳巧每次看到劉阿婆真誠的眼神,都覺得那晚是一場極惡的夢,現在夢醒了,都過去了。
按心理咨詢科莫醫生說的,如果服藥后能保持七天的情緒穩定,可以考慮停藥,但劉阿婆下山后仍然需要有人照看,也是位棘手的病人。
眼科的護士們在病人出院后,一小時內把病房的床上用品全部更換完畢,病房開窗通風,準備迎
接第二批病人。
下午一點,眼科門診四個科室的醫護人員就位,門衛保安打開藍鐵皮門,迎接第二批五十名替者病人,將他們領進門診大樓。
門診前臺、導診服務和志愿者們再次忙碌起來,而這一次,魏璋的昆侖奴也是志愿者之一。
門診忙碌起來的同時,搶救大廳的氣氛則有些緊張,又有些搞笑。
神經外科的主治醫生董斌,上午給崔盛簽完手術同意書以后,發現一個小問題。
開顱手術需要頭部備皮剃頭,而神經外科以前做這件事情的不是護士,也不是醫生,而是一位隨叫隨到的理發老師傅。
老師傅手法輕柔,有耐心又幽默,深得神經外科醫生們的信任。不巧的是,老師傅沒跟著穿越過來
于是,董斌拿出新學的技能,對講機搖人“鄭院長,病人或家屬里面有沒有好一些的理發師搶1床要剃頭。
崔盛聽說要剃光頭大吃一驚,聽完董斌的解釋,恍然大悟。
以至于同一個搶救大廳的太子也有些慌,問坐在床邊的韋主任“本王是否也要凈發”
韋主任慢一拍才反應過來,爽快地回答“因為手術部位的不同,太子殿下不用像崔盛一樣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