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閣老病逝,攀附著這棵大樹的大小官員們,也是“人走茶涼”,急著尋找下家。
偏偏國都城的文武百官們,每日在各自職位上忙得人仰馬翻,精神和體力的消耗都極大,連晚上去平康坊和胡姬酒肆的力氣都沒了。
可是,現下的官場也如同戰場,哪怕多打探到一些消息都是好的,秉持著夫妻一體☉”的家族互助原則,各家大娘子的茶會、詩會、馬球會等等就多了起來。
皇后主持后宮,修身養性,除了太子妃,其他人休想請得動。
而太子妃現在也不是輕易能請動的,往年三月都是各種會最多的時節,可偏偏今年,東宮什么宴都沒設,什么會的貼子都沒發。
各家大娘子們當然知道這里的利害關系,越需要打點的事情,越沒有方向,連暗暗向太子妃表忠心的機會都沒有,參加各種集會也興趣缺缺。
但是,人的悲喜素來不相同,有人發愁,自然就有人歡喜。
畢竟,自家的貴女在飛來醫館住著呢,這幾日已經收到旅賁軍送來的診費單子,籌措完畢后,立刻裝車上路,不帶半點拖延的。
上山繳診費,看在飛來醫館做月子的女兒,再帶些禮物感謝醫仙們,多好的理由。
但這個理由吧,有一個人能想到,其他人也能想到。
于是,臨近午的時候,醫院值守的門衛老李,收到旅賁軍的消息,桃莊附近聚集了大量馬車牛車,車上滿載了米面糧油。
是的,之前貴女孕婦們上山分娩,現在貴女的阿娘們上山送診費看女兒,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供應科的保科長接到消息,開著液壓叉車,帶上拖著手動液壓轉運車的志愿者們,到“天梯”前刷工作證,下山收米面糧油。
說起來都沒人信,保科長和志愿者們都被“天梯”系統震驚了,從沒坐過這么寬敞、這么高的超級貨梯,每個人都拍手叫好。
“保科長,據說前兩天救護車也下山了。”
“對啊,以后我們是不是都能開車下山”
這話茬提起來,就滔滔不絕,一直到山下,他們看到了運轉平臺的混凝土地表,以外圍高低不平的山路,主動打消了開車下山的念頭。
有車有油能下山,可是沒有平坦的公路,土路又窄又坑洼,坐車里估計能顛得撞車頂。
保科長和志愿者們想歸想,做事情還非常干凈利落的,在譯語人崔樹的翻譯下,向大郢貴婦們說明來意。
液壓叉車就在滴滴滴和運轉聲中,將米面糧油高高叉起,又駛進“天梯系統”。
志愿者們也像以前一樣,將裝得松散的物品撂到液壓轉運車上,也進了“天梯。”
本來,貴婦、女使和仆從們在桃莊仰望巍然屹立的“天梯系統”,就差點跪了;等他們親眼目睹了“大力鐵馬車”這樣的大型機械,只覺得神仙降臨也不過如此。
這么多家籌措、多少人手提肩扛、這么多馬車牛車才送
到這里的米面糧油,大力鐵馬車也只是來回四趟,再加上液壓轉動車七趟,就運完了。
更重要的是,前后也只用了一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