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結束,季雅的手機不斷有新消息,逐條看完,在“大郢病人”群里輸入“拒診神婆,已經強制送下山。”
群消息瘋狂刷屏,各種拍手叫好的表情包到處飛。
季雅把手機放進口袋,腳步輕快地向病房走去,剛走進外科樓一樓,就看到一群異域風的美麗婦人抱著孩子,在譯語人的帶領下,從電梯里出來。
美麗婦人和孩子們都笑得很開心,身后還跟著婢女和家仆,一起向季雅恭敬行禮,熱情地揮手、打招呼,然后走出外科樓。
誰都抵擋不了美人萌娃真摯的笑容,季雅也一樣,心情變得更好。
等季雅走進電梯剛好遇到普外科的王波,才知道這些就是國都城第一商人殷富的妻妾和年幼的兒女,花柳病治療方案的第一階段已經結束,今天出院,一個月后上山復查。
因為殷富家人丁興旺,他們出院后,之前留在國都城的成年子女們也會上山體檢,而且會連婢女家仆都帶上山,包括殷家最引以為傲的大兒子殷遙和大女兒殷梨。
季雅有些納悶地望著王波“你怎么知道這么多”
王波笑“監護室的譯語人說,盧家派人找殷富商議運海鹽進山的事情,殷富說要等大兒子殷遙和大女兒殷梨上山后才能詳談,他要認真減肥。”
“在殷家,殷遙負責貨運,殷梨負責管帳,兄妹倆處事圓融,合作默契。哦,殷富天天說,我都會背了。”
無他,純粹是聽太多遍了。
季雅沒見過殷富,但也知道是多科會診的“大肚子孕夫”病人“據說這病人很有意思,對待醫護們非常恭敬,每見一件新奇事物就問多少銅錢恨不得買空醫院。”
王波又說“自從鄭院長和金老告訴他,飛來醫館施藥救治,連空藥盒都要還回來,什么都不賣。殷富就消停了,天天念叨兒子女兒。”
對醫院里的人來說,有源源不斷的病人上山,完成系統任務的壓力就小得多。
而殷富惦記的大兒子殷遙與大女兒殷梨上山的速度,比醫護們預計得更快,這邊一腳跨出醫院的藍鐵皮門,那邊就一腳跨進醫院大門。
大郢的習俗里,跪父母是特別尋常的事情。
所以,殷家成年的孩子們都恭敬地向殷富正妻大娘子行禮,聽她溫和的囑咐,仿佛醫院交接班。之后,殷遙跟在譯語人崔樹的身后,帶著弟弟妹妹們進入門診大樓開始體檢。
無論是抽血化驗、還是b超檢查,各種各樣,殷家人始終處變不驚。
直到殷遙和殷梨二人被譯語人帶進搶救大廳,看到潤和帝與一干老臣,立刻恭敬行禮,禮畢后也是站在略遠處,根本不敢靠近。
因為大郢商人雖然富裕,但社會地位很低,客氣地說話、急智應對,都是經商必備的能力,有“眼力見”則是保命技能。
殷富的經商之路是用性命鋪就的,殷遙和殷梨自幼就把周遭的冷眼、盤剝和刻薄都記在心里,察言觀色
對殷家來說是保命利器。
所以,哪怕是第一次見,在殷氏兄妹眼里,大廳里最和善的是醫護人員,鄭院長和金老,他們的眼神既清澈又溫和。
潤和帝向殷氏兄妹招了招手“走近前來,孤有事要問你們。”
殷氏兄妹再次行禮,走近兩步,在潤和帝連連招手之下,最后與他的病床保持五步距離,就再也不肯上前了。
潤和帝打量殷氏兄妹倆,略有些驚訝地發現,比起肥頭大耳的殷富,兄妹倆模樣非常惹眼,充滿了異域的美感。
正在這時,代表潤和帝與太子殿下,去協理文家替文閣老辦喪儀的盧申和盧湛回到了搶救大廳,盧湛把之前貼了畫紙的大白板推出來,向殷氏兄妹示意
“你們看,這是暮山縣的呆小癥病人,得了大脖子病的村民,飛來醫館的醫仙們給出建議,將他們當地的鹽改成海鹽。”
“之前問過你殷富,他說從吃海鹽的地區運鹽到暮山縣,三倍價才能不虧,四倍價才有得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