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院長親自去了桃莊,通知那里的百姓們,每晚住到飛來醫館去,天亮后再下山。
桃莊百姓們感動得熱淚盈眶,紛紛跪倒拜謝,然后在陶五的帶領下,清掃從桃莊到國都城石板路積雪的工作,不為其他,只怕“十八鐵馬”下山打滑。
更加提心吊膽的日子繼續著,國都城的百姓們也把房前屋后的積雪清掃得干干凈凈,因為他們相信,如果真的地震,飛來醫館的醫仙們一定會下山救大家。
大小般若寺的菩薩們是泥塑金身,而飛來醫館的醫仙們卻是真實存在的,雖然外貌差別很大,平日脾氣秉性各異,但面對病人從來都全力以赴。
因為有了這個信念,國都城內外的百姓們從焦慮與惶恐中擺脫出來,努力地生活,在臘月將近的時候,著手準備年貨與新衣。
考慮到救災和運輸的實際需要,整個國都城內外的馬匹都在熟悉靜止的“大鐵馬”氣味,從少到多,從靜到動,用了大半個月的時間,它們終于適應了行駛的車輛和喇叭聲。
國都城內外很平靜,掛在各處的防風鈴鐺從來沒響過,連最輕微的地震都沒發生,也沒有任何動物受驚或異相。
大雪封城在日內融化,又過了三日,再次下雪,國都城內外又是一片白茫茫,再化雪仿佛以前無數次的寒冬。
就連池老都在想,如果是自己預測出錯的話,也挺好。
但世事無常,就在臘月初三這天半夜,天光驟亮,一聲悶響,地動山搖。
地震了
即使現代所有建筑都能抗強震,在最高處的“飛來醫館”的所有人也清楚地感受到可怕的搖晃。
宿舍樓所有的燈都亮了,因為早有準備,所以醫護們、病人家屬都在最短的時間內有序撤離。
睡在門診大廳的桃莊百姓們也醒了,嚇得臉色發白,同時又被“飛來醫館”優越的抗震性驚得目瞪口呆,各種情緒混雜在一起,求生本能卻是最快的,他們迅速起身,按照演練的統統就位。
是的,鄭院長和金老說過,如果真的發生大地震,桃莊百姓將是救災的主力,他們重責在身。
幾乎同時,國都城的鐘鼓聲傳到飛來峰上,第一次強震以后,短短半小時內,六次余震又等了半小時,地震終于停止了。
鄭
院長、金老和池老三人,站在高高的天臺上俯瞰,國都城永樂宮的燈火陸續亮起,在雪夜里格外顯眼;然后是城東世家高門聚集的街坊,燈光也漸漸亮起
但是城西和城南的燈火卻非常少,幾乎沒有。
正在這時,鄭院長收到魏璋的新消息,非常簡短,只有兩個字“救命。”
池老看著鄭院長遞來的手機,又分析了各個監測點傳回的消息,思考片刻才回答“鄭院長,可以開始救援了。”
鄭院長拿起手機通知保科長“下山”
國都城西的延平門城樓區域一片漆黑,連盞燈籠都沒亮起,本在城墻上巡邏的禁軍們倒在坍塌的磚石堆上痛苦“救命”
“來人啊有沒有人”
拴在城門附近的馬匹嘶鳴連連,一群又一群驚鳥在國都城上空盤旋鳴叫,刺耳而嘈雜,讓每個聽到的人都惶惶不安。
可是,城西的房屋大面積毀損,被壓在殘桓斷壁下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
饑餓、寒風刺骨、可怕的死寂黑暗之中,無數人都盼望天亮,哪怕有一線亮光也好。
與此同時,城東發生火災,火借風勢,越燃越旺,火事員全都趕去滅火,水龍車吱嘎吱嘎地響著,伴著無數呼救與
按先前的布署,禁軍和金吾衛都分坊分區巡邏,現下肯定都圍著永樂宮和城東火災打轉,一時半會兒根本顧不到受損嚴重的城西與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