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醒不會品茶,只要不是太差的茶,他喝著感覺都一個樣。
門外來了個氣質儒雅的中年男子,方醒起身道:“方某哪敢勞動侯爺親迎,惶恐。”
兩人在北征時算是有些交情,孟瑛笑道:“下人不懂事,得罪方先生了。”
兩人寒暄幾句就分賓主坐下,孟瑛皺眉看著方醒面前的茶杯,哼道:“還不快去給方先生換茶?”
邊上伺候的仆役剛才可是在猜測著方醒是來打秋風的窮酸,這時看到孟瑛的應對,心中一個激靈,急忙就下去了。
等換茶之后,孟瑛才道:“方先生北征大展神威,封賞必然就在眼前,令人羨煞啊!”
方醒才二十一歲,可已經是要走上戰功封爵的道路了,這不得不讓人心生艷羨。
大明的勛戚不少,分為三種:開國封爵;靖難封爵;永樂朝后的戰功封爵!
洪武年間,太子朱標和太孫朱允炆都是文弱性格,老朱擔心自己死后兒孫坐不穩江山,干脆就大殺了一批,結果很是喜人……
等到了朱棣靖難之時,朱允炆悲劇的發現,朝中的大將幾乎都被他爺爺給殺光了,最后曹國公李景隆就當了廖化。
第二批封爵的都是靖難之役的功臣,而朱棣和他老子不一樣的是,他對功臣很是看重,也沒有什么狡兔死,獵犬烹的想法。
這批人是活得最滋潤的!
第三批就是永樂年間立功的將領。
目前方醒也極有希望加入到這個群體中來。
二十一歲封爵啊!
而且還是以戰功封爵!
孟瑛心中暗自贊嘆,然后問了方醒的來意。
方醒也不諱言,把目的說了之后,就問道:“侯爺,為何五軍都督府不肯助太子一臂之力?”
孟瑛一聽是這事,就苦笑道:“你是不知道,殿下此舉有些冒失了。”
這貨不錯!
能在自己的面前說出這等有些犯忌諱的話來,說明這人可交!
方醒點頭道:“我也知道此事有些犯忌諱,可咱們私下查證應該不難吧?”
“難!”
孟瑛唏噓道:“軍中的事情你也應當知道,誰沒有幾個三親六戚的在里面。”
方醒大包大攬的道:“我可以擔保,此次只是查證軍籍,不涉及這一塊。”
這個擔保孟瑛還是信的,不過他還是搖頭道:“可他們擔心的是此例一開,此后再無寧日。”
這就是要捂蓋子的意思,免得被人查出其它東西來。
軍中的弊端當然不少,要是被一下子揭開了蓋子,怕是方醒只能躲到海外去了。
“二弟,誰來了?”
這時門外進來一個男子,看著比孟瑛的年紀大一些,表情有些不耐煩。
孟瑛的臉沉了一下,起身介紹道:“這位是太孫殿下的老師,方醒方德華。”
回過頭,孟瑛給方醒介紹道:“方先生,這是我大哥孟賢,常山護衛指揮。”
方醒的眸子一緊,笑道:“原來是常山衛的孟大人,久仰了。”
趙王朱高燧麾下有三衛,號曰常山護衛,分為左中右三衛人馬,很是兵強馬壯。
孟賢冷冰冰的打量著方醒,只是勉強的頷首示意,然后問孟瑛:“聽聞你參與了查證軍籍之事?你怎地這般的糊涂!”
孟瑛尷尬的對方醒笑了笑,然后說道:“大哥,這事只是謠傳,沒有的事。”
孟賢的視線從方醒的身上掃過,淡淡的道:“沒有最好,目下北征剛剛大勝,誰要是敢在這種時候作亂,陛下必然會興雷霆之怒。”
看到孟瑛和方醒都不說話,孟賢才冷哼一聲道:“你且好自為之,我回去了。”
這人就是專門來說這幾句話的嗎?
遇到這種情況,方醒也待不下去了,他起身說道:“既然侯爺這里不方便,那方某就告辭了。”
孟瑛尷尬的道:“你看這事…,真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