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闈在即,可金陵城中最新,最熱門的新聞卻不是春闈,而是關于一個賭注。
“聽說那個舉人發誓,只要興和伯能把人送上到一百丈的天上,那他就自求去除功名!”
“一百丈?我的老天爺啊!那不是和神仙似的手段嗎?興和伯賭了什么?”
“興和伯答應了,說是若不能把人送上天,那他就把書院給關了,從此不談文事。”
“……”
當這個消息傳出去后,金陵城中的文人大多都是幸災樂禍。
可等有人刻意的把方醒在開學時說的那些話傳出來時,一部分文人沉默了。
“知行合一……果然玄妙啊!”
“弟子規?我看看……果真是開蒙之佳作啊!”
“……”
“他果真這般說?”
“老爺,這賭局已經多人證實了,那天方醒親口說的賭注!”
“哈哈哈哈!果然是自作孽啊!還想上天?本官看他就準備入地吧!”
“何時揭曉?”
“老爺,三天后,就在春闈的前一天。”
“那正好,本官到時候找個理由去看看。”
連朱棣在聽聞這個賭局后,也覺得方醒是瘋了。
“那豎子想干什么?”
朱棣覺得方醒拿自己的封賞作為賭注真的是太讓人失望了。
朱瞻基才剛聽到消息,所以也是茫然的道:“興和伯也許是一怒之下做出的決定吧。”
朱棣冷哼道:“大言不慚,若是輸了,別怪朕……”
而方醒仿佛沒有感受到壓力,在書房里呆了一會兒后,就叫來了朱芳。
“伯爺,這么多的棉布,可小的不會做衣服啊!”
托朱元璋的福,大明很早就開始棉花的大面積種植了,所以棉布并不是什么稀罕貨。
可方醒的這個棉布卻不是本土貨。
方醒遞給朱芳一張簡單的圖紙,一個大氣囊,下面吊著一個吊籃。
“找些桐油來,然后按照這個圖紙,用棉布做成這種大氣囊,至于吊籃,用竹子吧,下落時能緩沖。”
朱芳看著那標注的大尺寸,不禁問道:“伯爺,您做這個干啥呢?”
方醒扶著腰道:“看到邊上的那個東西了嗎?活塞,還有瓶子,都給我做好了。”
朱芳看著圖紙的下方還有一個爐子,爐子連接著腳踏式的的風箱,就隱隱約約的想到了些東西。
“老爺,您不會是想用這個上天吧?”
“不行嗎?”
這個可是方醒絞盡腦汁,加上依稀的記憶才弄出來的方案,而且他的心中一點底都沒有。
等朱瞻基急匆匆的趕來時,就看到方醒在指揮人縫制棉布,還叫人在邊上盯著檢查。
而解縉居然也在,正饒有興致的看著圖紙,不時問幾個問題。
“德華,難道加熱你說的空氣真的能升空嗎?”
“當然能啊!”
方醒正準備給解縉科普一下空氣的密度和浮力的關系,可轉身就看到了朱瞻基。
“你怎么來了?”
朱瞻基沒回答,他走過去看著圖紙,頓時方醒教過的東西就從腦海里鉆了出來,他不禁脫口道:“德華兄,這就是物理里關于空氣浮力的關系嗎?”
方醒意外的道:“不錯,你居然還記得,那想必還記得空氣加熱后會膨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