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神色有些疲憊,案幾下有個熏爐,看來風濕病又犯了。
“陛下,那蛇酒您喝了嗎?”
朱棣嗯了一聲,皺眉道:“那蛇酒呢?”
合著你沒喝呀!
大太監說道:“陛下,那蛇酒也跟著搬到了這邊,您現在要喝嗎?”
朱棣點點頭道:“來一小杯,以后記得提醒朕,每日喝一小杯。”
大太監惶恐的應了,親自去要蛇酒。
“書院的學生你認為如何?可堪大用?”
朱棣想起了蛇酒心情大好,語氣也輕松了些。
方醒毫不猶豫的說道:“陛下,書院的學生,如果說是從金陵就開始學的,那么出來可以任職九品官,臣以為沒有問題。但臣不希望這樣。”
“為何?”
對書院的規矩,朱棣了解了一些,所以才對方醒要求書院的學生如果要走宦途,必須要從小吏開始干起的規矩感到有些不解。
儒生中舉,出來的地位很牛筆,一甲就不用說了。目前因為大明新增加的地盤不少,所以考出來的進士不愁沒官做。
最低七八品啊!
朱棣饒有興趣的問道。
“呃……”
方醒想了想:“陛下,臣以為不管是儒學還是科學,剛出來的學生都是一群愣頭青,并不足以獨當一面。而且……”
“而且什么?”
朱棣對這個話題很有興趣,就讓人給方醒泡了杯茶。
在朱棣這里有茶喝,可是極高的待遇。方醒接過茶,沉吟道:“陛下,書院的學生雖然學了許多東西,實踐也有,可臣以為,若是想為官,首先得要從小吏做起。”
“不做小吏,沒有這個磨礪的過程,就像是進士,不為一甲就是庶吉士,剩下的分到各部觀政。最后出來的,不少都留在京城任職,有的直接出京就當上了縣令。”
“陛下。”
方醒誠懇的道:“這些人懂什么?能干些什么?庶吉士和觀政是好,太祖高皇帝這一點高瞻遠矚,看透了那些進士徒有其表的本質。可觀政之后真能干好一個縣令?真能在各部干好?”
考中進士,差不多一輩子的鐵飯碗就穩妥了,剩下的就得看你的能力和背景,缺一不可。
——這里的能力不但指個人的工作能力,還有你長袖善舞的能力!
所以后面就催生了無數的‘黨’:鄉黨、同年黨、同科黨、師生黨……
“縣令者,管轄一縣之地,一縣之民生……”
大太監端著一個小酒杯進來了,朱棣微微搖頭,他就走到邊上,沒有打擾方醒的思路。
“你連下面的小吏是怎么行事的都不知道,你連下面的百姓在想什么都不知道,你連怎么振興本縣都不知道……這等人如何施政?”
方醒目光炯炯的道:“陛下,臣不怕得罪那些文人,不從小吏做起,這官就做不穩當!這官就做的讓人著急!”
朱棣喜歡臣子對自己坦誠,所以方醒這番能在外面掀起波瀾的話,卻讓朱棣興致勃勃。
“怎么著急?”
大太監嘴角抽搐,覺得朱棣這是在引誘方醒大膽的說出心里話。
方醒當然敢說話:“陛下,縣令的首要職責是什么?臣以為是厘淸治安,尋找能讓本縣百姓多掙錢的辦法,能讓本縣的賦稅提升的辦法。”
這話最后又轉到了商業上來,朱棣瞇眼道:“你倒是膽大包天,百姓掙錢?田地里刨食就那點東西,百姓怎么掙錢?”
方醒說道:“陛下,不管是田地增收還是當地的特產,只要官員留心、用心,就不難找到辦法!”
“商人的本質就是逐利,只要有了好東西,就不愁賣不出去,比如說臺州府的罐頭,商人聞利而去,如今那邊的作坊都成片了,陛下,臺州府現在的賦稅可不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