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貫,也就是幾兩銀子的事。
“那可想去換了銀子?”
“不想。”
現在沒生意,攤主碗也不洗了,回身道:“小的家中三個孩子,每日的開銷不小,若是換了銀子又不能用,那小的就得瘋了。”
“再說那些人都換了銀子,那寶鈔可就值錢了,這筆賬小的還是會算的。”
小市民也有小市民的智慧,這是生活煎熬出來的智慧。不高,不大,不上,可卻能保護一家人雖然貧窮,但卻又能平穩的生活下去。
朱棣點點頭,“如果那些權貴都換了銀子,你覺著自己受委屈了嗎?”
攤主愕然,旋即臉上浮起了漠然:“咱們是平頭百姓,我家小子說了,不讀書就得受委屈,所以讀書才是正理!”
這個教化之功堪稱是逆天了啊!
跟著的楊士奇撫須微笑,覺得近些年各地的教化工作做的不錯,改天是不是找個機會在朱棣的面前夸幾句呢?
近些年朱棣在教化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更是親自審核刊印了不少書籍發放下去。
這就是成績啊!
朱棣起身,大太監把面錢給了,大家都很滿意。
在轉身之際,朱棣想著問了問:“你家孩子在哪讀書?”
大明有官學和私學,看這攤主的模樣,弄不好舍得花錢上私學。
攤主吶吶的道:“平日里在社學。”
這個不錯。
有人說社學已經頹廢了,可今日聽到這話,朱棣的心中陡然一振,覺得朝中每年補貼那么多錢糧給社學也不是沒有用處。
“你家小子能在社學有這般見識,以后肯定差不了!”
朱棣的許諾可不常見,大太監準備回去就讓人調查這個攤主的兒子。讓人時時盯著,有什么進步就給朱棣說說,算是一種消遣吧。
攤主眨巴著眼睛道:“客官,我家小子也就是在社學學了識字,后來社學里的錢糧被克扣,我家小子脾氣古怪,就回家讓小的買了那個科學的書,自己在家學習呢!”
呃!
瞬間,攤主看到朱棣和大太監的臉色都變了,變得有些古怪。
不要得罪自己的顧客,這個道理古今通用。
攤主急忙解釋道:“其實錢糧小的也不稀罕,只是我家小子說社學里勾心斗角,教書的先生每日敷衍了事,學了那些子說什么的沒用,后來就央求小的買了本科學字典,然后就不愿意去社學了。后來就陸陸續續的買了科學的其它書,變聰明了,比我這個當爹的還聰明。只是小的想著這科學不能科舉,學的再好也免不了賦稅和勞役……”
朱棣沉聲道:“那你沒把孩子送回社學去?”
攤主擦著桌子道:“去了有啥用?社學出來的,多半都考不中秀才,免不得賦稅和勞役,回家還手不能提,肩不能挑,這家里花錢就養了個老爺。所以小的也想通了,只要他能學那個科學,能學出個名堂出來,小的就出錢給他去做事。不是小的吹噓,我家小子真的聰明,家中的事現在大多是他在做主,說出來的道理小的聽都聽不懂,多半都是那個科學的道理。”
“咳咳!”
楊士奇聽不下去了,就干咳著打斷了攤主的話,反駁道:“那些道理可有用?”
“有用啊!真的有用!”
攤主興奮的道:“比如說小的這個大爐子吧,就是家里的小子改的,您看……”
攤主把煮面的鍋端下來,再把熬湯的鍋也端下來。一個單眼爐子,通過邊上的通道,就能把湯保持著微開的狀態。
“您看,這爐膛也是我家小子改的,還說什么下面大,上面小,這樣才不廢煤,還有什么氧氣還是陽氣,小的也不懂。只是他說的煙管小的舍不得,那可是鐵管子,要花不少錢呢!”
街邊,幾人站立,一人絮叨。
不遠處,十多個侍衛在面面相覷,不知道那位皇帝是在聽什么。
春風吹過,空氣中多了些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