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了動了!”
八千斤對于文官們大抵只是一個數字,可在見識到那些鐵塊的數量后,都在懷疑這四匹馬能否拉得動。
四匹馬一邊兩匹,開始有些艱難,可馬車動了之后,那動作就變得輕松起來。
車夫就坐在車頭上加的一個座位上,手中拿著馬鞭,吆喝一聲之后,馬車漸漸加速。
“跑起來了!”
楊士奇坐過無數次的馬車、牛車,知道馬車的速度。
可這個馬車拉了八千斤貨物,還能跑的那么輕松,那么快,如若無物,如果是拉人呢?
就在這胡思亂想中,楊士奇聽到有人驚呼道:“要沖出去了!”
馬車的速度越來越快,可鐵軌就那么長,要是沖出去,估摸著人馬都得傾覆。
楊榮看了方醒一眼,卻是云淡風輕。
故作玄虛!
“嘎……”
這時前方的馬車傳來了一聲怪響,緊接著馬車就開始減速了。
慢慢的,馬車最后在鐵軌盡頭的前面一點停住了。
“咦!”
眼力比較好的劉觀詫異的道:“這車夫都沒下車,馬車怎么停住的?”
華夏的馬車、牛車源遠流長,可剎車的方式卻很寒酸。
第一種剎車方式,就是下坡前,車夫放下一根連著車廂的棍子,棍子上連著繩子,車夫跑到車后面去拉著繩子,木棍就和車輪摩擦,這就是剎車。
而第二種就是全靠著車后面的一根‘剎車棍’,在要減速時,車夫下來,把車后傾,那根棍子就和地面摩擦,達到減速的目的。
可剛才車夫沒下車啊!
走近些后,大家看到車夫依然在車上,頓時興趣大增。
這些文武官員們出行大多是騎馬,可家眷出行卻不得不坐車。
這些年驚馬的事兒沒少發生,車夫完全來不及反應,只能拼命的拉韁繩。
若是能剎車的話,能省多少事啊!
方醒冷眼旁觀著,看到劉觀和蹇義,以及金幼孜三人走過去,然后蹲下來仔細看著車輪,尋找剎車裝置。
而其他人,特別是武勛,包括了呂震,全都圍在馬車邊上,仔細看著馬車的構造,還有去檢查鐵軌的。
“這個是何道理?”
這四匹馬拉的太輕松了,以至于大家認為兩匹馬也沒問題。
朱芳被擠在外面,滿頭大汗的道:“陛下,這個是……”
“你進來說。”
大家閃開,朱芳進來,指著鐵軌和車輪說道:“陛下您看,車輪是鑄造的,有外緣,正好和下方的鐵軌重合,這樣運行起來的阻力非常小。”
“阻力?”
金忠一臉懵逼。
朱芳點頭道:“是,就是阻力,重物壓在車輪上,車輪和地面摩擦就是阻力,而這種軌道配合可以讓阻力減少到最小,一旦起速,那慣性可就大了,馬匹受力也小…...”
金忠還是一臉懵懂,朱芳無奈的撿起一塊石頭在地上摩擦著,說道:“若是沒有鐵軌,馬車的車輪就是這樣和地面摩擦,生出不少阻力。而鐵軌和軌道相對平滑,阻力就可減小。”
“而且四個輪子,馬匹就不用負重,只用拉車就好,這樣不但是穩,而且還能節省馬力。”
看著一群懵逼的臣子,朱棣面無表情的道:“這些都是誰教的?”
朱芳根本沒想別的,脫口而出道:“這是書院里教的科學。”
寂靜!
剛才還圍著馬車轉悠的官員們仿佛是中了定身法,一動不動。
這個能節省時間,節省人力和耗費的發明,就是科學里面的東西?
朱瞻基說道:“皇爺爺,這個道理那本物理書上面就有,只要認真的學,勤動手,大多數人都能懂,說不準哪天有人能發明出更厲害的東西來。”
人人皆為堯舜嗎?
群臣目光復雜,心中糾結。
朱棣淡淡的道:“大家都看看,看看這車還能干什么。”
于是乎,心中難受的群臣又開始了心不甘,情不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