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當然得有新氣象,所以百官們在過年時得到了一個大假期,延續到元宵節的大假期。
百官有假期,可皇帝卻一年到頭無休,只要有事就得處置。
殿中依然還有血腥味,大太監叫人進來清洗,也不敢請朱棣去吃飯,只希望暴風雨少來些。
預料之中的暴風雨沒來,朱棣主動叫人擺飯。
大太監暗自松了一口氣,擔心那些人伺候不盡心,親自去要了飯菜擺好。
朱棣的胃口不錯,相比前幾日來說好了許多。
胃口好,精神就好。
興許心情也不錯……
吃完飯,孫祥露面了。
“陛下,中午太孫殿下和漢王殿下去了方家,太孫殿下先到,吃了午飯才回去。”
朱棣喝著藥茶,問道:“蘭堅如何了?”
這話聽著好似在問蘭堅的身體情況,可孫祥卻說道:“陛下,蘭堅是昨日得知了興和伯準備在武學教授科學之事,然后就去找了幾個御史,那幾個御史也準備上奏。”
朱棣不屑的道:“蘭堅血氣之勇,雖然莽撞,可也算是一片熱忱,那幾人就等著他沖在前面,看看朕的反應之后再做打算,茍且之輩!”
孫祥也鄙視這等欲謀大事而惜身之輩,他說道:“陛下,可要動手?”
朱棣搖搖頭:“不必了,一個武學就弄的人心惶惶,朕心甚慰。”
“方醒沒有來請罪的意思嗎?”
朱棣的神轉折讓孫祥楞了一下,趕緊說道:“陛下,興和伯還在家中,好像準備出游。”
……
今日雪住,兩個孩子都很興奮,方醒干脆就帶著一家人進城游玩。
這個時候的北平城里,其實沒啥好玩的,只是逛街罷了。
可當看到路邊的各色小吃時,土豆就開始忍不住了,不時的磨著方醒。
方醒看看在馬車上陪著平安的方專,就說道:“都下來吧,也別蒙什么面紗,悶得慌。”
土豆走過去,一臉大人模樣的要扶著張淑慧下車,把她喜的不行。
下了車,方醒抱著平安,張淑慧牽著土豆,小白跟在方醒的身邊,一家人慢慢的閑逛。
北方的小吃終究不合方醒的胃口,看著家人在長凳上排排坐著,他就負手看著四周。
過年期間,依然延續了金陵的老規矩,金吾不禁,算是難得的放松時間。
街上的行人大多是拖兒帶女,也有男女結伴出行的,沒人會斥之為傷風敗俗。
張淑慧她們坐在那里,后續的客人一看那架勢,大多不敢過來消費。
隔壁是賣兔絲的攤子,生意也很火爆。
小白看到了,就讓秦嬤嬤去要一份過來。
隔壁坐著兩個年輕人,一身青衫,其中一個冷臉的年輕人看到自己的同伴偏頭去看張淑慧她們,就不悅的皺眉說了幾句。
“新陽兄,非禮勿視。”
那位新陽兄面紅耳赤的告罪,卻沒聽到辛老七在方醒的身后說話。
“老爺,要不要收拾他們一頓。”
方醒搖搖頭,剛才那個年輕人只是好奇,大抵是覺得張淑慧一行氣質不凡,居然不戴面紗出行。
“廷益兄,聽說朝中準備興武學,你自詡文山先生再世,為何不去試試呢?”
方醒就在他們的邊上聽著,聽到這話不禁就樂了。
這位新陽兄被指出了錯誤,居然耿耿于懷要譏諷一番,把面子撈回來。這就是目前讀書人的普遍行事原則。
那年輕人聞言正色道:“當今天下太平,從軍徒然耗費大好年華,否則于某義不容辭!”
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