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從小就看好你,一路恩寵不斷,保駕護航,等大一些就坐火箭升官。
但凡做出這等決斷的君王,不是有私情,就是白癡!
朱瞻基有些遺憾,他覺得于謙至少能勝任御史這個職位。
朱棣敲打道:“君王無私情,這一點你們要牢記,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君王無私情!”
君王在公事上不能存在私情,否則就是自掘墳墓。
有了朱棣的默許,蹇義放開了手腳,不過還是不敢太過,否則他擔心得罪朱瞻基和方醒,所以一紙公文,就把于謙派去了順天府擔任一名小吏。
“真正的小吏?”
方醒頭痛的道:“這家伙倒是合我的脾氣,也合了我對吏治的看法,只是他好歹通個氣啊!這一下得罪了蹇義,哎!”
黃鐘也是苦笑道:“伯爺,那于謙就是個愣頭青,想到就做。”
“想到就做是行動派,這個我贊成,不過在官員的身上我卻不主張這種作風,容易犯錯,坑了百姓。”
“老爺,于謙來了。”
方醒和黃鐘面面相覷,無語。
等于謙被帶來后,他躬身道:“多謝伯爺的教誨,在下懂了,不為吏則不足以為官。”
方醒無奈的道:“道理是對的,只是你且記住了,做事要想清楚前因后果,你自己無所謂,那就想想……罷了,這等暮氣你別學,你好好的去做……”
方醒本想說朱棣和朱瞻基都在看著他,可最后還是忍住了。
說了只會把這事兒弄變味。
這等愣頭青,甘愿奉獻的臣子,只要是不蠢,任何君王都不會放過。
于謙坦然道:“在下見到那對父女之后,聽到了煎熬,可熬著就有盼頭的話,忍不住了,于是秉承本心就去了吏部,若是蹇大人介意也無妨,人一輩子時時算計,那還活個什么勁,不如在深山找一洞穴,每日無思無慮,靜看白云蒼狗。”
“原先家父并不贊同在下走宦途,只是在下眼見大明上面蒸蒸日上,下面卻在煎熬,這才忍不住參加了科舉。”
解縉進來了,用力的拍打著于謙的肩膀道:“好小子!好!干得好!你且好好的去干,老夫看著德華呢,到時候他若是不肯幫忙,老夫必然不肯罷休!”
于謙赧然道:“解先生,在下辜負了您的教導,沖動了。”
“沖動什么?”
解縉覺得在于謙的身上看到了另一個自己,興奮的道:“知道嗎,你已經進入陛下和太孫的眼里了,只要你勤勤懇懇的去干,老夫擔保你以后最少是個侍郎。”
于少保被許了個侍郎,方醒想笑,看到于謙有些惶恐的模樣,他真的是想笑。
“具體是干什么的?”
方醒問道,于謙說道:“在下剛去了一趟順天府,說是讓回家休息三日,然后就準備下鄉,去溝通地方糧長。”
尼瑪!這就是個坑啊!
解縉的面色有些難看,而黃鐘最了解地方,就唏噓道:“這個可是不好干啊!”
于謙納悶道:“為何?”
黃鐘無奈的道:“到了季節你得下去和糧長一起收糧,那些農戶可憐。你不收吧,上官就收拾你,你若是收了,良心不安。就這么煎熬著,直至變成一個看到再悲慘的景象也不會心動的老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