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祥摸著挺起的肚子道:“希望他能保佑這個孩子平安出世,此后一生順遂。”
“殿下呢?”
朱瞻基回來好幾天了,每天也就是匆匆的來看看,然后又匆匆的出府。
“太孫妃,陛下那里經常召見那些武將,殿下每日都要去。”
胡善祥想起了前段時間滿京城追殺哈烈探子的事,就嘆道:“這是要打仗了呀!也不知道殿下會不會去。”
此話一出,院子里馬上靜悄悄的。
以往的北征,朱棣就像是輕車熟路的老司機,最多叫些臣子商議一下糧草輜重的調集,以及各地衛所軍士趕到北平的時間。
可這次不一樣,從哈烈使團到了大明之后,朱棣就開始頻繁的召見大臣,文武皆有,次數密集。
這就說明此次北征朱棣非常重視,而對手哈列國的實力也非常強大。
兩強相爭……誰勝誰輸?
……
乾清宮中,朱棣戴著老花鏡,皺眉看著一本冊子,說道:“糧草一次無需運送太多,哈列國太過遙遠,朕只是等著,讓他們自己把糧道拉長,這樣他們就無法長期消耗,必須要與朕決戰。”
夏元吉說道:“陛下,既然如此,那戶部就先調集糧草在北平或是宣府囤積,一批批的往前送,這樣倒是有個好處,隨軍的民夫無需太多。”
朱棣在地圖上劃拉了一下,冷笑道:“他們的使團帶著探子而來,明火執仗的在北平攪風攪雨,甚至還敢在運河刺殺瞻基,這是為何?”
沉寂許久的張輔突然說道:“陛下,這不過是想激怒大明罷了,大明怒了,那么最好就是主動出征,這樣糧道拉長的就是咱們,臣以為哈烈使團的首要目的便是這個。”
張輔目光炯炯,他蟄伏了許久,今日突然冒頭,為的就是北征。
朱棣微微點頭,心中微嘆,大明的武勛很多,可能擔大任的就這么幾個,而張輔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可以為帥。
張輔看看群臣,朗聲道:“陛下,大明目前在草原上收攏了韃靼人,瓦剌是很厲害,阿臺不是對手,所以目前就得看脫歡是否敢對阿臺動手,若是不動,主動權在我,若是動了…….”
金忠出列道:“陛下,英國公此言不差,臣以為瓦剌人既然主動尋求和哈烈加盟,自己就落了下風,哈烈若是聰明,必然會驅使瓦剌人打擊韃靼,這樣就能逼迫大明出兵,而后他們按兵不動……”
“瓦剌當然不是大明的對手,可擊潰瓦剌之后,大明何去何從?”
金忠研究了許久,說起局勢來從容不迫。
“回師,那大明就是白跑一趟,哈烈人甚至可以趁機出兵,讓大明進退兩難,所以臣以為,大明應當馬上出兵,不過只需少許兵力,能聯合阿臺壓制住脫歡即可。”
張輔點頭道:“陛下,臣也是這個意思,大明不能被哈烈人拖著走,必須要掌握主動。”
張輔和金忠代表軍方表明了態度,楊榮無奈,只得出班道:“陛下,臣也以為當如此。”
朱棣沉吟道:“哈烈人出了個難題給脫歡,同時也是出了個難題給朕,不過韃靼還能組織起數萬騎兵,大明只需派出精銳衛所前去即可壓住陣腳。”
脫歡被當做炮灰,這個從他派出使者去哈烈尋求結盟開始就已經被注定了。
可他卻不能不尋求靠山,因為沒有了韃靼人牽制大明,他無法抵御大明的攻勢。
在被大明捶死還是被哈烈人當做前鋒使用的選擇上,他肯定會選擇去做前鋒。
朱棣說道:“錦衣衛那邊應該馬上就有奏報,確定之后,朕會做出處置,諸卿也當群策群力,謀劃好此次北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