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在哪?”
等這十多名斥候跑近后,此行的統領巴根喝問道。
一名斥候下馬稟告道:“大人,咱們在野狐嶺外遭遇了明軍的斥候,有一百余人。”
死一般的寂靜!
大家都知道,一百人的斥候,那么明軍少說是一個衛所,可按照明軍的習慣,出塞的兵力動輒以十萬人為單位。
巴根回身看看麾下,看到的都是木然。
阿魯臺都被明人一戰打沒了,三千余人去抵擋明人的大軍,那就是浪花啊!一閃而沒。
巴根算是宿將,所以脫歡才慎重的派他來窺探大明邊墻。
宿將,必然是要穩重!
巴根沉聲道:“馬上派人去通知太師,不!偵探到明軍的數量和誰人領軍再去,否則太師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不得不說,巴根的反應很快,也很慎重。
“出一千人,分成十隊前去偵探,要不惜代價,明白嗎?”
巴根看到那些人都面色微白,就許諾道:“我在此發誓,死于此次的斥候,家中的撫恤按照三倍發放。”
草原部族的撫恤非常低,基本上都是按照炮灰的規格意思一下。但是巴根的信譽不錯,他說是三倍,那一根羊毛都不會少。
于是一千余人出發了,剩下的兩千人沉默的看著他們離去,靜靜的,只有馬兒的輕嘶。
巴根目露憂色,低聲對千夫長們說道:“這段時日阿臺惶惶不可終日,已經被咱們的游騎給嚇怕了,一夕三驚。太師本準備一口吃掉他們,可……明軍來的太快了呀!”
一個千夫長說道:“大人,要看,若是明人大軍出塞,那沒什么可說的,咱們馬上退回去,太師肯定也會退軍,一直退,退到哈列國那里。”
“是啊!”
另一個千夫長惆悵的道:“若是明皇親征,大人,咱們沒有選擇,只能跑,跑到哪算哪。”
巴根皺眉道:“你們想多了,哈烈人不是傻子,若是形勢到了這個地步,他們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向明皇表示臣服,但這很困難,純屬城下之盟。二就是盡起大軍,和明皇決戰,我個人傾向于第二種可能性。”
……
聚寶山衛和玄武衛在中間,周圍都是騎兵,而后就是民夫和輜重。
長長的隊伍緩緩前行,方醒的計劃是明天趕到興和堡,然后開始修整。
斥候已經撒了出去,消息遠遠不斷被送回來。
“伯爺,各處都在攔截瓦剌人的斥候,人手不夠了。”
“那就再派人去,讓孫越派出一千騎兵去協助絞殺對方的斥候。”
隨著方醒的命令,一隊隊的騎兵分赴各處。
這場慘烈的斥候大戰直至太陽西斜才告終,失敗的瓦剌一方潮水般的退了回去。
而明軍這邊也不輕松。
“老爺,死傷一百余人。”
方五的盔甲上多了不少血跡,此時干透后,一動就會裂開。
方醒點點頭,說道:“傳令扎營,救治傷者。去了的兄弟都馬上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