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監覺得宮中的小太監們需要重新調教一下了,以免哪天誤了大事。
等了不過是一瞬,大太監就看到了黃儼。
他心中冷笑一下,知道黃儼肯定是去了太子那里套近乎。
兩人相對各自拱拱手,黃儼笑瞇瞇的道:“聽說婉婉郡主去了方家,還說端端小郡主和方家的那個什么無憂長的像……”
這個閹人!
大太監在心中罵了一句,一點兒都不覺得自己被包括在內,然后淡淡的道:“殿下的家事和勛戚的家事,不是我等能議論的,你,孟浪了!”
黃儼笑容不變,只是眼皮下垂了些,說道:“此事卻有些不合時宜,咱家去過問一下,也是本職,說咱家孟浪,你,多慮了!”
這是黃儼第一次明著頂了大太監,周圍無人,可兩人之間的氣氛卻陡然一緊。
“公公,公公,水來了。”
最后兩人之間的沉默還是被那個小太監給打破了。
大太監點點頭,說道:“你不錯。”
說完他轉身走過去,從小太監的手中接過大碗,腳步緩慢,但卻穩穩當當的進了大殿。
黃儼在后面看著大太監的背影,面色陰郁。
那個小太監沖著他堆笑著,黃儼看也不看,拂袖也進了大殿。
小太監在后面擦擦額頭上的汗,沖著黃儼的背影眨眨眼,心中不屑之極。
敢和大太監斗,遲早倒霉!
大殿內,朱棣已經仔細看完了急報,而那個信使在咕嚕咕嚕的喝水,他看到也不催促,只是說了情況。
“瓦剌人大軍出動,封鎖了野狐嶺到興和堡一線,人數兩千。”
至于郭義的分析朱棣沒說,他自然有自己的判斷。
剛才本就是在議事,大多和北征有關,此時一聽朱棣說的情況,張輔說道:“陛下,應該是脫歡來了。”
孟瑛沉思片刻,說道:“陛下,脫歡肯定是來了,不過宣府應當是擔憂哈烈人。”
張輔微微一笑,剛才他并未說出這個,不是沒想到,而是留余地。
勛戚之間也得搞好關系啊!否則被孤立之后日子難過。
瞬間方醒對勛戚之間結網的看法就閃現在張輔的腦海中,他微微搖頭,無奈的低嘆一聲。
朱棣不置可否的嗯了一聲,然后問那個信使:“宣府準備出兵五千去牽制,斥候呢?”
信使此刻氣息平息了,他垂首道:“陛下,總兵大人已經派出了斥候,讓他們繞路,避過瓦剌人的封鎖去查探情況。”
朱棣滿意的點點頭,繼續問道:“那些瓦剌人可有主動進攻嗎?”
信使搖頭:“陛下,沒有,他們只是遮蔽野狐嶺到興和堡一線。”
朱棣冷笑道:“那必然是脫歡主力盡出,而哈烈人并未出兵,否則興和堡擋不住多久。若是哈烈人的大軍來了,他們更希望用震懾來讓宣府驚惶,然后突擊進來。”
朱棣這個判斷馬上得到了軍方的贊同,張輔等人紛紛表達了和朱棣相同的看法。
而文官們則是松了一口氣,覺得不用出征真的是太好了。
朱棣沉吟了一下,吩咐道:“興和堡無需增援,傳令宣府,注意警戒哨探。”
這是把興和堡戰事完全甩給了方醒,勝敗不干涉。
等出了大殿后,孟瑛和張輔走在一起,低聲道:“陛下這是不想動啊!比耐心嗎?”
張輔點點頭道:“脫歡現在成了哈烈人圈養的獵犬,大明出動了兩衛火器精銳,加上騎兵和韃靼人,若是再增援,那氣勢就先輸一籌,陛下不肯的。”
朱棣的性格怎么會認輸!
孟瑛唏噓道:“陛下當時讓興和伯統軍前往,多半也有這方面的考量,只希望興和伯能穩住!”
張輔微微一笑道:“對此我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