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爺,哈烈人來了!”
方醒正在視察著韃靼部的營寨加固情況。
這次不只是柵欄,而是柵欄立起來后,加了泥巴堆積成簡單的圍墻。
雖然簡單,可防護能力卻不弱。
“來了多少?”
方醒拍拍手問道,然后回身看著營寨里的土屋,覺得以后這里發展成為一座城市也不錯。
林群安的身后就是常二。
此時的常二看著有些悲傷,他稟告道:“伯爺,小的們在二十余里開外遇到了哈烈斥候,追擊時發現是個圈套,他們出動了一千余人來追殺咱們……”
方醒看了他一眼,皺眉道:“可有傷亡?”
常二摸摸懷里的紗巾,垂首道:“小的上官……小旗官姜興斷后,用手雷和哈烈人同歸于盡。”
方醒點點頭,說道:“全體戒備,令孫越率軍查探。”
興和堡的鐘聲敲響了,散在四處的牧民和將士們急匆匆的開始回歸。
常二掏出懷里的兩塊紗巾,喃喃的道:“你讓我如何有臉去見你的家人……”
……
小人物的生死就如同水波晃動了一下,沒人會去在意。
孫越帶著大隊騎兵沖出興和堡,一路上遇到了不少撤回來的斥候。
“大人,有一千余人。”
“大人,有兩千余人。”
“……”
各個方向的斥候見到的人數都不一樣,孫越匯總了一下,判斷敵軍應當是在五千人上下,然后分散開來,呈扇面向著興和堡方向推進,清理斥候。
“迎擊!”
孫越覺得有必要教訓一下這些哈烈游騎,所以催促麾下加快速度。
前行五里地不到,前方的斥候遇敵,傳回來說是有一千余敵軍。
“殺過去!”
孫越摧動戰馬,率領大隊人馬殺了過去。
戰馬奔馳,前方處,雙方的斥候糾纏在一起,在看到大隊人馬來后,哈烈人果斷的撤退了。
有主力跟隨著,明軍斥候當然會乘勝追擊,于是雙方很快就消失在視線中。
一路疾馳三里多,明軍斥候就看到了一隊正在歇息的哈烈騎兵,人數正好是一千余人。
于是明軍斥候勒馬不前,看著那些哈烈人急匆匆的上馬應敵。
等孫越率軍出現時,哈烈人卻沒有撤退,而是率先發動了攻擊。
五千對一千余人,戰斗持續了一刻鐘多一些,以哈烈人的撤離而告終。
“別追了,我們回去!”
孫越面色凝重的叫住了麾下,然后收攏己方的尸骸,收集了對方丟下的戰馬,馬上又趕回去。
回到興和堡,孫越馬上去求見方醒。
“伯爺,哈烈人的騎兵很厲害,并不比瓦剌人差,下官率軍以多打少,傷亡還是咱們這邊高。”
“哦!”
方醒正在寫奏章,聞言就問道:“那你感覺是個人武勇落后,還是什么?”
孫越有些窘迫的道:“下官這五千人是臨時組合而來,最后有些松懈了。”
方醒點點頭,說道:“那就以戰代練吧,繼續清剿哈烈游騎,在他們出動大軍之前,我部的斥候和糧道就要靠你們來保護了。”
孫越拱手道:“下官知道了,這就去。”
方醒沒抬頭,等把奏章寫好后,就交給了一直在等著的方五。
“派出最出色的信使,在敵軍襲擾到興和堡附近之前,馬上把奏章送走。叮囑信使,在路過宣府時記得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