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后,朱棣恢復了些精神,當先進城。
“陛下,哈烈人派了兩萬余輕騎,估摸著是想奔襲興和堡,不過興和伯派人一路襲擾,目前他們還在草原上掙扎著,肯定是趕不到了。”
朱棣的胡子微微一翹,說道:“那豎子別的不行,旁門左道倒是天生就會,想必那些哈烈人正在暴跳如雷吧!”
郭義笑道:“正是,若臣是哈烈人,怕是要瘋狂的去追殺那些襲擾的家伙,哪還記得住什么興和堡啊!”
朱棣點點頭,看到城中人少車多,就問了輜重的儲存情況,一行人就這么一路到了朱棣的暫住地——早些年專門修建的大院子。
進了正堂,朱棣坐下后,有人送來了熱毛巾。
被風吹的僵硬的臉上覆蓋著熱毛巾,朱棣感覺全身的毛孔都張開了,仿佛是在呼吸。
隨手擦了擦臉,朱棣就問了近期關于哈烈的動向,等得知哈烈大軍號稱百萬時,不禁不屑的說道:“古人舊智罷了,無稽之談。”
楊榮分析道:“陛下,哈烈人號稱百萬大軍,以臣看來,能有四十萬就不得了了,可見虛張聲勢!”
朱棣輕蔑的道:“朕帶了二十五萬大軍就覺得輜重拖累,他若是有五十萬大軍,千里迢迢進軍,那朕就敢迎頭給他一擊!”
楊士奇沉吟道:“陛下,那大軍可是先駐在宣府,等有了哈烈大軍的消息之后再做行止?”
朱棣點點頭,只覺得身體處處酸痛,他強忍著說道:“斥候不間斷往返于興和堡和宣府之間,朕要消息。”
看到朱棣面露疲色,大家都聰明的告退。
等人都走了之后,朱棣閉上眼睛問道:“郭義和金玉如何?”
大太監把毛巾遞給小太監,低聲道:“東廠的人說,這二人算是恪盡職守,只是有些急于想立功。”
朱棣哼了一聲,然后起身道:“朕歇息一陣,有事就報來。”
大太監趕緊應了,然后叫了小太監去伺候朱棣就寢,他則是站在大堂里發呆。
以前的朱棣一到駐地就會馬上巡查各部,可今天卻……
大太監在大堂里黯然神傷,外面的張輔已經帶著人處置好了各部的安置,然后聚在一起商議戰事。
這是郭義的總兵衙門,此刻他卻坐在了下首,而經過一番推讓后,張輔上首左邊,朱勇右邊,然后諸將按照爵位和資歷排座。
坐定后,張輔說道:“兩萬余輕騎,這必然是前鋒無疑。他們的目標就是清掃斥候和突襲興和堡,成則歡喜,不成也能封鎖住興和堡,這倒是中規中矩的一步棋。”
“哈烈人最少三十萬人馬,比咱們多了幾萬,可這并不能成為勝負的關鍵。”
張輔蟄伏太久,一朝出征,鋒芒畢露。
“敵軍補給太遠,所以他們必須要分出人馬來看護糧道,加上興和伯那邊一萬余人,兩邊人數相等,而哈烈人卻沒有咱們這等犀利的火器!”
朱勇也難得有出征的機會,聞言也想表達一番自己的看法,就接著張輔的話說道:“據說哈烈人也有火器,不過卻極為粗糙,兩軍對壘時,哈烈人若是不主動攻擊,我軍就可用火炮轟擊。若是他們主動出擊那更好辦,火器衛所居于第一線,騎兵步卒保護,磨也能磨死他們!”
隨后諸將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隨后就各自散去。
郭義沒走,他等人走完后就追上了張輔,低聲問道:“英國公,陛下還在呢?”
這話是在提醒張輔有逾越的嫌疑。
張輔點點頭道:“這是陛下的吩咐,陛下想看看諸將的能力。”
郭義馬上就懊惱自己剛才因為忌憚逾越,所以沒發言的事兒。
可張輔卻看著北方,神色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