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大人多禮了,請坐。”
眼前這位一板一眼行禮的老人,乃是大明朝有名的孝子,朱高熾提拔他做大學士都要先說自家不通政事,會誤國的孝子。
權謹堅持行禮完畢,這才坐在了椅子上,板著臉道:“殿下,陛下令臣隨侍東宮。”
朱瞻基只覺得腦門在蹦跳著痛,他強笑道:“權大人德行高深,這是本宮的福氣。”
權謹說道:“殿下,臣以為當親君子而遠小人,殿下這邊若有小人,臣必然是要呵斥的。”
這位剛被朱高熾給了個文華殿大學士的頭銜,堪稱是輔國重臣了。可他卻嚴詞拒絕,說自己沒這個本事擔任此職。
而朱高熾也很有趣,直接說了:我不是要你來當官,而是要你來做榜樣。
于是朱高熾令群臣向權謹學習,然后就把老先生派到了朱瞻基這里。
兒子啊!你看看這位老先生,跟著學學孝順才是正道啊!
朱瞻基和權謹應付了一陣之后得到了解脫,然后一溜煙就跑了。
……
“要以孝治天下!”
朱高熾揚著手中的奏章說道:“蹇義,你行事謹慎,可卻失了擔當!你在怕什么?想一團和氣?吏部不需要一團和氣!”
蹇義出班請罪,朱高熾皺眉道:“吏部要清理各地官員,朕說了,大明不需要那么多冗官,該取消的就取消,少些官吏,百姓過的更安生,朝中也少撥些錢糧……這些可都是民脂民膏!”
蹇義大慚,夏元吉也出班請罪,隨后群臣集體請罪,蔚為壯觀。
朱高熾臉上的肥肉顫動幾下,語重心長的道:“各地官吏要甄選,貪鄙的、不稱職的、尸位素餐的,都要清理出來,不必要的官位都取締了,諸卿,大明依然很難,朕請諸卿攜手,咱們君臣一心,可好?”
群臣紛紛應了,朱高熾欣慰的道:“北方大敵皆滅了,如今大明四海升平,正是休養生息的時機,各地要勸耕,要下去巡查,那等坐在衙門里當官的人,都該回家種地去!”
朱高熾上位后,大家都以為這位會溫柔如水,可誰曾想朱高熾幾記組合拳出來,讓百姓歡呼的同時,百官卻懵逼了。
而朱高熾看著這幫子人,心中生出豪情的同時,也有些疲憊。
預料中的君臣和諧并未如期而至,反而勛戚在被敲了一悶棍之后老實了。
氣氛有些凝滯,夏元吉就出班道:“陛下,鄭和的船隊已經準備好了,是否按時出海?”
鄭和出海是朱棣在時就確定下來的,為此還新建了不少船只和準備了不少貨物。
朱高熾毫不猶豫的說道:“寶船出海靡費不少,于國于民好處不多,停了。令鄭和在金陵坐鎮看守。”
“陛下英明。”
一陣歌頌之中,金忠的欲言又止的長嘆了一聲。
寶船出海可不只是貿易啊!最大的目的是宣威,維持大明對外海的威懾。
一旦取消之后,大明實際上就自絕于海洋,自絕于那些藩屬國,后果會如何?
在金忠的憂慮中,朱高熾微笑道:“往年云南和交趾多有擾民,如今也一并取消了,那些人全數叫回來。”
云/南和交趾被搜刮不少,特別是交趾,當年可是因為搜刮過甚才導致了反叛,朱高熾這算是撥亂反正了。
蹇義問道:“陛下,那些流放的官吏是否也叫回來?”
建文朝和永樂朝的不少官吏都被丟在交趾等地,所以蹇義一問,群臣都靜靜的聽著。
朱高熾點頭道:“回來吧,讓他們各自回去。”
群臣此刻的心中有欣喜,還有些失望。
返歸原籍,這是一個喜訊,但不能官復原職,卻是個噩耗。
現在那位對待官員嚴苛的皇帝已經走了,正是做官的好時候啊!
在場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故舊在流放地,所以頓時大失所望。
朱高熾瞇著眼,心中不知道在想啥,最后說道:“吏部要甄別,那些不可赦的記得報上來。”
群臣心中一震,知道這位皇帝終究不是一味的仁慈。
給你們希望,給你們好處,但是尺度還得要朕來把握!
除去弱智之外,就沒有一個皇帝是簡單的。